城站挖出“楼外楼”
“一楼风月当酣饮,十里湖山豁醉眸。”这副楹联说的就是楼外楼菜馆。众所周知,她坐落在景色清幽的孤山南麓,面对淡妆浓抹的秀山丽水,已有150多年悠久历史。前不久,在城站居然也挖出个“楼外楼”来,一块3米多长的石碑上明明白白写着“楼外楼”三个繁体大字。难道是“楼外楼”另有分号?还是“楼外楼”曾到过城站?
搬来搬去已经裂了
“楼外楼”重现江湖之事还得从4月17日说起。城站广场内新开的红楼大酒店边上,那日早上突然挖出一块大型石碑,长3米多,宽80厘米,厚度有15厘米。挖出个大石块并不稀奇,稀奇的是石碑上面居然刻着“楼外楼”字样。石碑的第一个“楼”字后面有一道裂痕,右上角碎了一块,看它的模样,似乎有些年纪。
“这块石碑已经有些年数了,早在挖老红楼大酒店地基的时候,就被挖出来过了。”现场施工的一个师傅并不以此为奇。
远在孤山的“楼外楼”居然出城站地下冒出头来,这么古怪的事情肯定有“内情”,于是记者找到了该酒店销售部经理张雷。
据张雷介绍,当年修建老红楼大酒店时就挖出来这个石碑,看它的样子有点岁月,而且上面还写着“楼外楼”三个字,于是他们将石碑一直放在大楼地下室内,到现在已有六七年了。“石碑本来是完整的,后来搬来迁去的,就断裂了,实在可惜,如今拿出来让大家来鉴定一下。”
这个出土的石碑究竟和现在的“楼外楼”有何关系呢?为何会出现在城站呢?记者询问了酒店里的员工,但他们都表示并不知情。
石碑可能是块招牌
这块刻着百年老字号的石碑究竟是用来干嘛的呢?据《杭州老房子》作者仲向平分析,这块石碑呈长形,作为招牌极有可能是“横额”。横额和如今常见的匾额差不多,多是悬挂于大门之上,唯一的区别是横额是刻在石板上,而匾额是木头做的。“这块石碑初步估计是上世纪20年代的,或许是老楼外楼的东西。”
为此,记者向楼外楼菜馆进行求证,可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杭州楼外楼实业有限公司办公室的严军非常直接明了的告诉记者,最近也有不少人来他们这里询问,但他们在几年前就已经考证过了,这个石碑与如今的楼外楼没有一点关系。
刻着“楼外楼”字样的石碑不是楼外楼之物,这或多或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据严军透露,这个石碑有可能是民国时期一个茶馆的。
楼外楼茶馆待考证
“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杭州以前会不会有个‘楼外楼茶馆’,可后来细细一想,觉得不太可能。”杭州碑林文保所所长陈进说道。
首先,以石碑的规模大小来说,在当时的年代是巨型的,能有这种招牌的店家肯定实力相当雄厚,在杭州也应该是鼎鼎有名,应该能被老百姓所记住。但事实上并没有,陈所长为此咨询了不少八九十岁的老人,并没有人知道“楼外楼茶馆”。
其次,“楼外楼”本身的名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让人记住,而且“楼外楼菜馆”又是如此有名,这么好的名字怎么可能没人记得呢?
“依我的推测,这个石碑就是楼外楼菜馆的,杭州楼外楼只有他们一家而已,谁会故意模仿刻这么大一个石碑啊?尽管石碑上的字和楼外楼菜馆的匾额不一样,但字体雄健,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
怀疑是搬迁时遗失
有此相同想法的不只陈进一人,杭州茶楼协会会长朱家骥告诉记者,他也从未听说过有“楼外楼茶馆”存在。
杭州历史学会理事丁云川还特地查阅了杭州的一些古籍。“像《杭州导游》这类民国末年的史料中,都记载过当时杭州的各大茶馆,但都没有提到‘楼外楼茶馆’这个名字。”
据其介绍,清代的杭州便已茶馆遍布,茶客云集,吴山上就有茶馆30多处。其中城里有“四海楼”、“连升阁”茶楼,南星桥有“碧霞轩”茶楼,城站“迎宾楼”茶楼最有名气。如果“楼外楼茶馆”存在,理应会和“迎宾楼”一样出名,但并没有人知道。
“除了楼外楼自己家外,不可能会有其他茶馆、饭店去刻这么大的一个招牌。我记得楼外楼菜馆过去不在这个位置,是搬迁过来的,该不会是拆迁过程中将这个石碑遗失了,而现在的年轻人不知情呢?”最后丁云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楼外楼一直在湖畔
带着丁云川的疑问,记者再次联系了楼外楼菜馆,最终找到了一位今年正好退休的老员工张韦林,其曾在楼外楼菜馆工作20多年。记者将丁云川的猜测对此一说,张韦林立即表示否认:“楼外楼的确搬迁过,但一直是在西湖边上,假如真的遗失了石碑,那也只可能在西湖边上,怎么会跑到城站地下去呢?”
张韦林为此讲起了楼外楼的历史。很多人以为楼外楼的名字来自南宋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其实楼外楼菜馆并没有那么早,是到清朝时期才建的。杭州有句谚语:“杭州的萝卜绍兴的种”,楼外楼也是绍兴人开创的。相传,一位清朝的落第绍兴书生,名叫洪瑞堂。他从绍兴东湖迁至钱塘,定居孤山脚下的西泠桥畔,以划船捕鱼谋生。他先是烧烤些西湖里的鱼虾卖给游客,后来口碑越来越好,生意也越做越大,于是开了一家小菜馆,地处孤山六一泉旁,这便是楼外楼的前身。
洪瑞堂一直为菜馆的名字发愁,有一天,当时有名的学者俞曲园来他店里吃西湖醋鱼,洪瑞堂就求他取个名字。俞曲园瞧了瞧小菜馆的位置,于是说道:“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的外侧,那就叫做‘楼外楼’吧!”因此得名。
“楼外楼菜馆在上世纪50年代新建过,从六一泉搬到了百米远如今的位置。西泠印社和俞楼之间现在还有棵很大的梧桐树,那树当初就是在老楼外楼厨房边上的。1978年,楼外楼又重新扩建了一番,面积扩大了4倍,但绝对没有离开过西湖半步。”张韦林说道。
“说起这个石碑,我记得七八年前就有人提起过,当时我还特地跑过去看了看,石碑上写着楼外楼三个字,可谁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楼外楼菜馆的。当时我开口向他们要这块石碑,他们就是不肯给,后来便不了了之。”张韦林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清朝末年时,城站那边特色热闹,到处都是茶馆,于是我们推测,会不会有‘楼外楼茶馆’存在。”
小小一块石碑,居然会引起不少专家兴趣,为之翻书进行考证。其实他们研究的并非这块石碑,而是石碑上的“楼外楼”三字,足见“楼外楼”这张杭州名片的无穷魅力。
如果您知道这块石碑的一些故事,或者还真的听说过“楼外楼茶馆”,不妨通过我们热线85311222,为读者释疑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