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就像喝开水
乔燕和是乔家第七代传人。乔家大院的缔造者乔致庸的孙子就是乔燕和的爷爷。
在省人民大会堂一楼休息间,记者一眼就认出了乔燕和,但是之前,记者并没有通过任何途径见到过哪怕是她的照片。“大概我比较特别。”听完记者的感叹,乔燕和笑着说,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现在说‘乔家大院’,我觉得都不是在说哪一个人,哪一个家族,而是晋商这么一个群体,所以我个人更加愿意把这个群体的那种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乔燕和的开场简单但坚定。
“您觉得乔致庸老先生留给您和您的家族,除了乔家大院外,还有什么是最珍贵的呢?”记者问。
“其实说来,有没有乔家大院倒不是最重要的。”乔燕和说,“留给我们后人最重要的,我们都觉得是老人家一直坚持的‘诚’、‘信’和‘义’。前段时间,我碰到一个人,他以前曾经在乔家的票号当过职工,做了两年,他跟我说在乔家做工的时候印象很深,因为乔家人待伙计就跟家人一样。我想,这肯定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您能举几个例子吗?比如乔老太爷留下的什么训示您印象最深刻。”
乔燕和低头想了想:“说实话,我们都没有说特别注意什么。老太爷教我们的东西就像融进我们生活一样,比如诚信啦,都没有说特意教谁,因为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从小就明白,很自然,就像喝白开水一样的。”
后人鲜有从商者
乔家先人创造了那样的辉煌,乔家的后人都在哪里?生活得怎样?曾有人说乔家后裔都跑到国外去了,果真是这样吗?
“说乔家后人都到国外去了,这完全是误传。”不过,乔燕和证实:从她父亲那辈起,大多数乔家后人都离开了山西,而她也是迟至1990年才随父亲乔铁民第一次回到了象征着家族荣誉的乔家大院。
“走进大院的第一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建筑带给我的,就是跟祖先们连在了一起。”回忆起第一次走进乔家大院,乔燕和的神情依然兴奋,“邻居们、老乡们还能认识我父亲,还一个劲问我是谁的孩子,我想,这跟老太爷留下的好口碑是分不开的。”
据乔燕和回忆,1938年,日军进入祁县,乔家为躲避战火,举家到京、津一带避难。她就是在天津出生的。乔家非常重视子女的培养,乔致庸的11个孙子辈中,除三人仍经营族业外,其余既不经商也不从政,就以股本分成,而把相当多的部分作为教育经费。到玄孙一代,20个子女中出了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现在,乔家已是第八代了。他们大多数都在北京,因为人太多,在商议家族事务时,只好各门(乔燕和爷爷辈的家派)一个代表参加。“按说我是嫁出去的姑娘,可不知为什么,我这个长女倒成了家里的召集人”。
据了解,跟胡雪岩的后人一样,乔家后人也鲜有从商的。“只有我一个小弟弟,在国有商场当董事长,还有一个堂弟在北京开了家公司,如果一定要跟商业沾点关系,他们应该说是最近的。其他大多亲戚都是公职人员,属于工薪阶层,普通而平凡。”
给祖爷爷画像很难
当记者请乔燕和给心目中的祖爷爷画像时,乔燕和显得比较为难。
“我们都没有见过老太爷,对他的印象都是大人们传给我们的,还有就是看史料和碑文。我觉得陈建斌演得就很好,对他演的老太爷形象我还是很满意的。”乔燕和说,“如果一定要说我觉得老太爷是怎么样的人,我觉得他应该属于生命力顽强、不唯唯诺诺,但是又尊重礼教家规的人,而且很有亲和力。大院里有块碑文,说老太爷到80多岁了还在豪饮、大块吃肉,足见他是很大方豪爽的人。我敢于把祖爷爷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浓缩和重新设定,应该说继承了祖爷爷敢想敢做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