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前的广告
连药片尺寸都标明
广告无处不在,报纸隔个两三页纸,电视的每个频道,大街小巷霓虹灯下,小区门口的通告栏,甚至连身上穿着的衣服都不放过。如今每件商品都有自己的广告,每个都风格各异,花样百出。
那么,你知道在54年前物质匮乏的年代,广告是怎么做的吗?
54年前
杭州有个“农博会”
众所周知,农博会是各地农产品聚集在一处进行买卖的盛会。每年的过年前夕,杭州都会有场规模不小的农博会,全省各地的农特产都赶到杭州,以满足杭城里大伯大妈们的淘年货心理。
其实,这个农博会在以前却是另一种名字。一位名叫俞光前的读者拿来小册子说:“50多年前,物质很匮乏,想买什么东西根本就买不到,但类似‘农博会’这样的活动还是有的,那时候叫做物质交流大会。”
老俞说他还有凭证,就是他手上的那本小册子。翻开好几层纸袋,泛黄的书面,散落的书页,订书钉早已掉落,勉强拼凑成一本完整的书籍,灰黑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浙江省物资交流大会 1952年”,想必是当时的一本宣传册。
这本册子的第5页中提到那次物资交流大会的会期:1952年9月15日至10月5日,必要时得延长之;会场:西湖孤山区及湖滨区。里面还例举了浙江主要农业产品,其中杭州的丝和绸排名工业产品的前两位;手工业产品中第一位的就是杭剪,其实就是“张小泉”剪刀。还有浙江各市县土特产的分布,杭州的龙井、萧山的萝卜干、宁波的鲞、温州的皮革、桐庐的火柴、绍兴的黄酒都名列其中。
“现在这些东西看来不稀奇,到处都有得买,可在50年前那都是稀罕物,有钱都买不到的。”
大雨中捡到
一件“宝贝”
至于这本册子的来历,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据老俞说,那时候他还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电工。
“能发到这种宣传册的人家肯定不简单,至少也是要有一定职务的。”老俞说,这个册子并不是他们家祖传留下来的,而是一次机缘巧合下被他捡来的。那天正好下着大雨,他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扇窗户里飞出一本书,“啪”的一声掉在当年的小俞面前。出于好奇,他捡了起来,大略翻了一下,册子上印着不少广告图片,还有一些各地稀罕的特产,尽管大多没有吃过、瞧见过,但光看看也不错,于是把书拿回了家。
据老俞回忆,那天估计是“破四旧”,要处理掉部分书籍,碰巧被他捡了一本。当时雨太大,整本书几乎都浸在了水里,拿回家后,一张一张用火烘干。从那以后,这书成了他的宝贝,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翻。
六公园对面
原有个加油站
“这本书不值几个钱,但里面的一些广告很有意思,都是50年代杭州早期商业的一些大牌,比如杭州卷烟厂的利群、西湖龙井、胡庆余堂、王星记扇庄、西湖牙膏、三潭香皂等,连广告上面的文字都很有那个时代的特色。”老俞对他“宝贝”评价很高。
记者随手翻开其中一页,是中国石油公司杭州支公司的广告,第二行写着:苏联暨新民主主义国家及国产油省(书中原文)。主要经营汽油、燃料油、煤油、润滑油脂、柴油、黄白凡士林,下面还加了特别注明:本公司各种油料废除公升改用公斤计算,但加油站出售汽油仍用公升。
在广告最后写着加油站的具体位置,居然在杭州六公园对面。原来50年前,热闹的西湖畔还有个煞风景的加油站。广告内的电话都是四位数,看来那时候的杭州电话不超过万台。
张同泰药行
原在中山北路
广告中的杭州六一织造厂、杭州福利棉织厂、大众牙刷厂、杭州火柴厂……这些当年的杭州大牌企业,如今都很难见到了。发黄的广告纸上最多的就是织造类,也有药品、茶叶、服装、百货公司、牙刷肥皂等,其中如煤球、陶瓷杯、火柴等广告如今早已见不到了。
“张同泰国药号在修缮前,不知从哪里听说我这边有他们的广告,找了好久才找对了门。在杭州张同泰算是个老字号,但那时规模很小,才做了半页广告,上面仅留了一个地址和电话。”老俞说道。从这张广告上来看,张同泰国药号原来的地址并不是在中山中路上,而是在中山北路91号。
“前几个月,中山中路据说要恢复杭州的老字号。有个研究老字号的专家,在张同泰国药号那得知这本册子的消息,专程找到我,希望能捐献这本册子。我有点舍不得,于是他们拿了个相机,把里面所有的广告都拍了过去,包括益元参号、王星记扇庄、叶种德堂等。”
杭州市历史博物馆吴馆长认为,这本书蛮有价值的,反映了上世纪50年代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了解那个时代真实的杭州,是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