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巷盘踞吴山之下,是认识老杭州的一扇窗户,对于新杭州人来说,它本身就有着一种诱惑力。这长约两百余米的老巷,因名声在外的钱塘第一井、与同仁堂南北呼应的胡庆余堂、传得神乎其神的朱养心膏药店等药参老字号,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大井巷出名,多半是因为巷内确有一口大井——钱塘第一井,住在大井巷的居民一直用井水来过日子。可前不久,遇大旱而不涸,清澈甘甜的大井居然发出腐烂的臭味,井水一度不能使用。后经有关部门处理,用水泵一遍遍抽掉井水,才慢慢使得井水又清澈起来了。
用井水冲凉,洗衣……是大井巷最大的杭州味,井水只会越用越清澈。变臭其实正暗示着这种杭州味的淡化。留守在大井巷的本地居民说:“大井是有灵气的,最热闹的时候,井水边挤满拎水和洗衣服的人,迟来的人都只能在门口排长队,水从来没有臭过,如今搬迁后人少了井水也没人用了,水就自己变臭了。”而此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大井巷,它正处于清河坊三期工程改造中,很多居民已经搬出大井巷。
胡庆余堂是避暑好地方
大井巷的一个入口在繁华的河坊街,连接这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庆余堂中药馆。“寻到胡庆余堂,便至大井巷。”某种意义上来说,胡庆余堂就是大井巷的一个路标和招牌。在胡庆余堂石刻墙基边上,是一个很大的中药馆门面,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但很多并不是来看病的。门面内的右侧是中药号的内堂,吹着冷冷的空调,但进去的人并不多。相反,左侧的一排木椅上躺满了敞着衣衫的行人,清凉的弄堂风不是一般地方能够享受到的,而且还有一股好闻的中药味。
最为有意思的是几个好玩的伢儿守在门口, 每有大汗淋漓的行人进来,会自动跑上前告诉人家:空调吹久了不好,让他们来木椅上坐坐,俨然把这里当作了自己家。有几个摇着蒲扇的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有时心血来潮,也会向过客们讲讲大井巷和胡庆余堂的故事。
保大参号旧址还住着后人
过了胡庆余堂,其实才真正走进大井巷。巷子成一道弧形,从巷口根本看不出巷子的原貌,两边多是两三层高的老砖瓦房,其中部分还是木质结构,外墙斑驳不堪,还写着不少拆迁口号,初时进去丝毫没有吴山古巷的感觉。
但文化底蕴这种东西,不是简陋的外表所能遮掩的,不经意中就自个跑出来了。没走几步就冒出来一个保大参号旧址,一幢两层楼木结构房子,两边的屋子都拆得只剩下外面的围墙。老房子内没有开灯,里面显得有点阴暗,地上的青石板上几处地方沾了香烟盒的外包装纸,好象屋梁上筑了燕子巢,老有燕子的粪便掉下来。除了这点外,其他都显得破旧难堪,很难以把这里与“老字号”联系在一起。
突然内屋走出一大妈,对我们的冒昧造访显得冷漠。从她简短的话语中得知,保大参号老板姓孙,民国时专门卖参燕银耳等滋补品,如今这里仍住着三四户人家,而且都是其后人,但已经没有人再经营老祖宗的参号买卖。
大井巷确实年纪大了,也因为拆迁的缘故,两边的店面很多只挂着一个招牌,但早已关门了。走至巷子一半,正好是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钱塘第一井,五口古井静静地立在一个露天院子内。偶尔有人提着水桶过来,却是个外地人,说想用井水冰镇西瓜吃。溅在外边的井水马上就被太阳晒干了。
老巷已很少有本地人住了
往前不到几十米路,还有一个老字号——朱养心膏药店。路右侧是个朱养心膏药旧址,门对面是朱养心药厂门市部,但正午时分还关着门。在这幢同样破旧的朱养心膏药旧址内,出来一位60多岁、姓朱的老人。
一阵唠嗑中,老人讲起一些围绕着朱养心的神话故事:朱养心汲取井水炼制专治疮毒的药膏,在大井旁开了一家药房,远近驰名,传说朱养心膏药贴了以后连拐子都能跑步,于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得知后也前来一试,结果贴上药膏就能下地走路,一下便没了踪影。
没想到,这位老人的后半段话让人一阵吃惊:“我们家住在这里已经有400多年了,我是朱养心第13代传人。”再次细细打量这位名人之后,一脸的皱纹上戴着一副眼镜。据朱老先生介绍,朱养心药铺已经不属于朱家后人所有,他退休后一直住在这里,其中一个目的只是想看着门对面的朱养心门市部,尽管这已经是别人的了。
朱老先生说:“我一出生就住在这里,直到13岁下乡离开了40年后才回来,别看这旧址外表不显眼,里面住了50多户人家,杭州本地的才5家,其他都是外地人租在这里,房租才几百块钱。”
杭州最本土的老巷很少有本地人居住,这点实在让人意外。但事实似乎真的如此,在隔壁的大井棕棚店再次得到了证实。来自台州的棕棚老板说,这条巷子基本上都是外地人租着,除了一些本地的老人外,基本上都搬光了。
或许是因为小区整治的原因,搬迁再所难免,但老人们似乎更喜欢留在这里。“人老了,换个地方或许会死得更快。”边上一老人说得很感伤。
留守在闹市边的一丝清静
从河坊街跨入大井巷,感觉就是冰与火的融会。川流不息的清河坊看似古韵十足,但多是由现代的商品堆砌而成;相反,大井巷市井得连巷口的臭豆腐摊都树着商业大旗,却留有一丝老杭城的韵味。
大井巷位置很奇特,既可以从巷内小径直接上吴山。又可以穿出步入繁华的河坊街,还能直通鼓楼皇城墙和布满老字号的中山中路。或许正是这种地理的优越和吴山文化的积淀,让这里的居民都舍不得远离这片居住了几代人的楼房。事实上,这片楼房已经极其破旧,连几个老墙门都已经用砖石封了。
因此,走在大井巷的,多半是匆匆过往的借道客,还有一些在河坊街玩过头,突然走至巷口又折回去的游客。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才有本地的居民从周围的几个楼房内探出来,到大井处打水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