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虹
在许多人眼里,外交官是一个神秘而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举止优雅、外语流利,是与各国名流、政客打交道,与觥筹交错的宴会、招待会紧密相连,甚至拥有很多免费出国旅游机会的命运宠儿。
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光环背后的他们:远离祖国和亲人,在异国他乡默默工作;在炮火和战乱中保护国家机密;在缺水、缺电的穷困国家,艰苦创建中国使馆……他们的工作光荣而崇高,却也压力重重、如履薄冰。
《足迹:一个外交官眼中的世界》的作者张国斌在后记中写道:“选择了外交这一职业,其实也意味着选择了与孤寂和分离为伴……更多的时候,有些事,你只能自己去面对,去承担,很多经历是一般人不可能想象和体验的。”一笔带过了几十年艰辛与荣誉相伴的外交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一股发自心底的、对这一职业的挚爱。
1977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作者进入外交部工作,从最基层的职位做起,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在非洲常驻8年,法国常驻5年,曾去过140多个国家。他将自己几十年外交生涯中的点滴感悟、随笔文章汇集起来,凝结成了这本人文随笔式的文集。写这本书“不为展示什么,而是愿意和更多人分享这世界的精彩和快乐”。
为了香港回归零时的准时交接而紧张排练预演;为了上海申博而离开身患绝症的妻子,远赴摩纳哥;为了在非洲小国吉布提建立使馆而克服各种困难;在摩纳哥与阿尔贝王储及王室成员交朋友;在丹麦寻访安徒生的足迹;在音乐之城维也纳与华侨女经理探讨生意经;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中国餐馆品尝地道的中国菜;在印度人民的精神领袖甘地陵墓前沉思……即使令人振奋的成功申博,令人骄傲的香港回归,令人孤寂的常年驻外生活,甚至是令人落泪的亡妻之痛,作者也没有过多渲染和煽情,不禁让我感受到一个经过多年历炼和洗礼后的外交官,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淡定与从容。
每走过一个地方,每经历一段旅程,他都会在工作之余记录自己的感悟和见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给本书做的序中风趣地写道:“如果不看这本书,我不会想到张国斌这么酷。在我的记忆里,这位在香港回归庆典上忙里忙外的礼宾官,这位在世界各国怀抱外交邮袋、保护国家秘密的外交信使,在摩纳哥为上海申博做后勤保障的办公室主任,热情豁达,总是未见其人,先闻其笑。他还年轻,但干外交也有小三十年了;他在不同岗位上忙碌难偷半日闲,不料竟有随时笔耕这样的好习惯,而且委实写得不错,立志高远、感情纯朴,语言也流畅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