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1版:生活
3  4  
PDF 版
· 杭州两白领
告雪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3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两白领
告雪碧

两个原告说,告完还会喝
本报记者 褚睿雅
  防腐剂,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但是苯甲酸钠是什么东西,可能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杭州年轻人史源和张韬因发现雪碧和健怡可口可乐(注:健怡可口可乐是无糖、低卡路里的可乐)饮料中的“苯甲酸钠”为防腐剂,将其生产商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江干区法院表示,已于本月16日上午受理了案件,并将择日审理。

  两个原告都是雪碧“粉丝”

  史源和张韬,一个男,一个女,都是二十多岁,是同事。

  说起两人的职业,天天要和官司打交道,他们是杭州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助理律师。虽然是搞法律的,但他们一再声明这次打官司纯属个人行为,并再三叮嘱记者,不要透露他们单位的名称。

  在同一个部门,跟同一个老师,年龄又相仿,于是,这两个年轻人经常会凑在一起聊天,工作的时候聊聊案情,休息的时候聊聊吃喝玩乐。他们还是可口可乐和雪碧的超级“粉丝”。张韬说:“从记事开始,说到饮料,最先想到的就是雪碧和可乐了。小时候,饮料品种没那么多,所以雪碧和可乐是最深入人心的。”史源也深有同感,他现在也经常喝。

  因为史源是男生,跑得比较快,同事间买饮料的任务通常是落在他身上。今年2月3日中午,他们像往常一样,在吃完中饭以后,去超市买了雪碧和健怡可口可乐当作饭后饮料。闲聊的时候,张韬无意间发现两种饮料包装标注里头都有苯甲酸钠这一成分,就问:“这个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的?”

  这个问题可把史源问倒了。虽然,他以前也不止一次注意到雪碧里边含有苯甲酸钠,但不知道这个苯甲酸钠是什么东西,只是凭直觉认为是调口味用的,因为有个“酸”字。本来想告诉张韬是调口味用的,但又不确定,于是,就上网去查资料,看看到底是作什么用途的。

  百度里搜索了一下苯甲酸钠,两个人都吓了一大跳:苯甲酸钠是防腐剂!长期大量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很多人不知道雪碧有防腐剂

  查到雪碧和健怡可口可乐里含有防腐剂,惊讶的不止他们两个。

  他们开玩笑地问了身边的几个朋友:“你们知不知道雪碧、健怡可口可乐里含有防腐剂?”结果朋友个个都发出了惊叫:“啊?防腐剂?不知道。”他们也都不知道苯甲酸钠其实就是一种防腐剂。后来大家想想觉得也是,因为要放那么久,肯定要加些防腐剂的。

  张韬说,对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可乐是太熟悉的东西了,从小喝到大,以至于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要看看里面含有什么成分,买的时候顶多看看生产日期。碰到新出的产品,才会去看一下都有些什么成分。

  这让史源和张韬意识到,或许大多数消费者都不知道苯甲酸钠是防腐剂。

  他们又去超市做了小调查,结果和他们想的差不多:大部分人对苯甲酸钠都是陌生的,但是说到防腐剂,连老人和小朋友都知道含防腐剂的东西不能多吃。很多人都知道多吃方便面不好,因为里面含有防腐剂。当问起,如果知道食品里边含有防腐剂,是不是还会很坦然购买时,很多消费者都表示,那要考虑考虑看了。

  这个时候,法律的职业敏感性出来了:既然消费者表示如果知道含有防腐剂的东西要考虑一下再买,那么生产商是不是应该要先告知消费者,产品里含有防腐剂?

  他们查阅了很多资料,还有相关法规。张韬告诉记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里也规定,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用化学名的确是做到了准确、科学,但是这是标注给普通消费者看的,那就更需要通俗易懂了。”

  现在一去超市就找防腐剂

  是不是所有含防腐剂的饮料都没有标注呢?史源和张韬又去超市做了调查。以饮料为主,蜜饯、红酒、牛奶、调味品……只要和吃的有关的,除了新鲜的蔬菜,他们都看过。发现不光是饮料,很多食品关于防腐剂的标注都比较隐讳,大部分写的都是化学名,种类繁多,而且都没有注明是防腐剂,甚至同时含有两种防腐剂的食品,在包装上也没有出现任何关于“防腐剂”的字样。

  “国家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三十多种,什么双乙酸钠、二氧化钛、谷氨酸钠、山梨糖醇、亚硝酸钠、苯丙氨酸、氧化锌……尽管这些名称可能在专业人士眼中并不陌生,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并非专家,如果都写这些念起来就觉得拗口的化学名,消费者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因为那段时间只要去超市就会去看看食品里的“防腐剂”,现在张韬已经养成习惯了,去超市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去研究一下含不含防腐剂,是哪种防腐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都快走火入魔了。

  (下转B2版)  (上接B1版)

  请朋友寄来外国雪碧标签

  国内的情况如此,那国外的情况是怎么样呢?有没有特别注明防腐剂的成分呢?史源有个挺要好的同学在洛杉机工作,于是就发E-mail过去问。这位同学也不是细心的人,平时选购饮料的时候没有特别注意过这个问题。史源笑着说,“这可能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有关系。”

  收到史源的邮件以后,这位同学就特地去买了雪碧来看,发现在“苯甲酸钠”后用括号注明了“保持口味”。于是就打电话回来告诉史源,还拍了照片发过来。史源收到照片后,还请同学将雪碧标签用快件寄过来,当做证据,也当作是参考的范本。

  情人节里起诉雪碧

  同一款产品,国内国外的标签不一样,他们认为,这证明企业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存在偏差。想到防腐剂在那么多食物里“隐身”,想到那么多消费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将大量防腐剂吃到嘴巴里,史源和张韬决定将两种饮料的生产商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告上法庭。2月14日,他们正式向法院提出了起诉。

  他们认为,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这两种饮料虽然标注了“苯甲酸钠”成分,但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知道这是防腐剂,更不知道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生产商没有将“苯甲酸钠”注明为防腐剂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他们在起诉书中请求法院判令杭州中萃公司将其产品雪碧和健怡可口可乐标签上所列成分之一“苯甲酸钠”标注说明为防腐剂或进行相关标示,以保障普通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他们还请求判令中萃公司对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向他们当面赔礼道歉。

  原本,他们希望能放在“3·15”立案,可惜没赶上。

  告完了还是会喝雪碧

  那么多食物,那么多饮料,都没有特别标明防腐剂,为什么只告中萃一家呢?史源和张韬的解释是:“市场上关于防腐剂的标签那么混乱,要是一家一家告,肯定是不现实的,没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乐与雪碧是平时大家喝得比较多的饮料,大户(食品标签)如果规范了,那么,很多小的企业都会跟着模仿,整个行业也就规范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就得到保障了。我们告中萃,不是说防腐剂不合法,而是想让他们标注出来让消费者知道,喝了雪碧就少吃点蜜饯,别吃进去太多防腐剂。”

  知道雪碧和健怡可口可乐里含有防腐剂,又与他们“交过手”,以后是不是就不再喝这两种饮料了呢?史源和张韬不认为他们需要戒掉这些饮料。“喜欢的东西,当然还是要喝,喝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戒掉?只是以后会注意一下,喝过了雪碧,那么别的含防腐剂的食品就少吃点,以免超标。”

  让案子“走到诉讼的尽头”

  史源和张韬告诉记者,他们也到论坛里去发帖子,讨论关于防腐剂的问题,虽然回帖的人都表示关心,但是说到去维权,很多人都退却了。甚至还有人质疑,是不是有必要这么斤斤计较?是不是有人在炒作?

  对于大家的不理解,张韬觉得有些无奈,其实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用学到的知识维权。他们也没想炒作什么,纯粹是公民的个人行为。“维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诉讼很累的,我们为了维权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准备了很多材料,诉讼书也起草了三份,法院跑过好几趟,也跑过好几家。”

  史源和张韬说,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还是蛮薄弱的。因为,媒体报道了他们要告健怡可口可乐和雪碧的生产商后,都没有消费者主动联系他们,表示要和他们一起维权。反倒是采访他们的媒体比较多,这两天,几乎天天都有记者打电话找他们。

  4月3日就要开庭了,这是他们独立办的第一个案子。对于结果他们也不好预测,只能是尽最大的努力。

  他们和帮助王海告如烟的张子年律师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王海在杭州告如烟的案子他们也知道。对于王海的维权行动这两个年轻人都蛮佩服,他们觉得,如果多一些像王海这样会维权的消费者,那么消费者的权益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现在维权的人还是太少。张子年律师对这个案子还是比较看好,觉得他们是在做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既然是官司,那就会有输赢。史源和张韬都表示,如果这次败诉了,他们还将上诉,要让这个案子“走到诉讼的尽头”。即使到最后还是失败了,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影响,就当是积累经验了。“当然最好的结果是胜诉了。”

  

  【事件回应】

  据新华社报道,针对16日浮出水面的“防腐剂”事件,作为健怡可口可乐和雪碧在杭州地区的生产商,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经理田丰表示,其产品配料标注根据国标实施,配料表是公司在向国家质监总局申报,经批准后才进行印刷的,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

  田丰表示,公司对消费者在保存产品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作出警示,如对产品冷冻时不应放置在零度以下、不应对碳酸饮料进行加热等等。但“苯甲酸钠”是一种国家允许的食品防腐剂,因此公司没有对此作出说明。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假日 生活 B0001 杭州两白领
告雪碧
本报记者 褚睿雅 2007-3-23 城市假日b00012007-03-2300024;城市假日b00012007-03-23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