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复经历了十几年,也有了华丽的转身,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高考失利的学生,为了一己的理想,为了挖掘更大的潜能,高复成为了继高考后的第二志愿。
高分学生该不该去高复
高考分数揭晓,651,没能上清华,复读;618,没能上浙大,复读……在高复班的报名单上有好几个抢眼的高分。这几天,对于高分学生适不适合高复的讨论非常激烈,有人说:“对于有潜力的考生不能因为一次发挥失误或者填报志愿不科学就被否决,他们完全可以为自己再做一次选择。”但是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高分考生被高校录取了却又不去报到,浪费了计划指标。复读后再考,增加了下一届考生的升学压力,挤占本来属于下届考生的招生指标。又会产生新一轮的高分复读现象,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杭州建人专修学校的桑坚信校长认为,高分的考生提高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他们普遍有一种特点就是喜欢做难题、怪题,对有些基础题目不重视,但是在高考上失分的往往是基础题,所以这方面需要巩固和注意。是否值得再奋斗一年,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失利的原因,是否在最基础的地方。有些学生基础不错,即使被不是心仪的学校录取,也完全不必要高复,因为他完全有能力考上研究生。
当然,高分考生纷纷涌入高复班,在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底气,使高复班的门槛得到了提高,但是高分考生在高复班的进步并不是最大的,进步大的多是实现批次跳跃跨度大的学生,像李微同学去年的考试分数是426,而今年考到了第一批587,实现了多个批次的跳跃,她对自己的高考复习成果非常满意。高分考生是否有必要参加高复,这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假若你做好了高复的准备,那么就静下心来朝着目标前进,一年的时间并不长,它有大学里所不能及的收获。
不要让压力压跨了高复的斗志
压力,是每个即将参加高复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看到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纷纷进入到大学的行列,而自己却还要踏上“高四”的门槛,不免会有所失意,但是高复的意义究竟何在?这一年应该怎么样调节心态,争取更大的努力?学生和家长都需要尽快做好准备。
高复生家长如何调节心理
近年来,“复读”的意义不完全限于落榜的学生,“复读”成为了一个新名词,成为了继高考后的第二志愿。家长应该使孩子懂得,要根据个人情况、根据社会的需求,策划自己的人生,他人的建议和看法是善意的,可以作为参考。家长都希望子女有远大的前程,所以家长需要启发他们独立的思考,并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条件。如果选择了高复,就意味着孩子已经朝理想迈出了第一步,此时,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肯定。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条件,家长应该为其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关心孩子日常的点滴变化和学习情况,在一年的复读期,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家长要及时劝导孩子减少和原来高三的同学过度接触,谁都羡慕成功,但是每一个成功之前都要有“沉默”的阶段。复读期间的成绩往往要高于高中时期的成绩,这时候家长要抬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成绩下降了,也要鼓励孩子,避免对其造成心理压力。
高复生如何减压
如果真得决定了进入“高四”,就要有准备再奋斗一年的决心,很多同学有紧张、焦虑的心情,精神压力很大,甚至会怀疑自己这一年能有多大的提高,是否还会像去年一样没有进步,过度的压力不可能有助于成绩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既然决定了高复,就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苛求自己,确定合适的学习计划,需要明白的是,这一年是成就未来关键的一年。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需要同学们自我调节。高考结束后,尽快走出阴影,正确看待每次考试,在学习之余多锻炼身体,以此来调节情绪,善于释放压力,也可以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和心理上的辅导。
每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的挫折,而高复只是人生各种挫折中的一个小点,这不是失败,而是新的开始,一年的时间很快,利用好这一年,成就自己的辉煌并不比别人晚,摆正心态,自信、充实、开朗,一年后同样能够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