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4版:重点报道
3  4  
PDF 版
· 《色,戒》, 张爱玲的痛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什么一万字写了二十多年
《色,戒》, 张爱玲的痛处
文/ 吕琳
  张爱玲跟《色,戒》,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

  1939年,上海沦陷区发生著名的“刺丁案”。

  1953年,张爱玲开始构思《色,戒》。

  1978年,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在报纸副刊发表。

  短短万余字的小说耗费一个女人30年的光阴。

  故事讲的又好似当年的“刺丁案”,王佳芝和易先生,郑苹如和丁默村,张爱玲和胡兰成,真实与虚构在《色,戒》中肆意穿梭,游走自由,让你寻它不得。

  张爱玲对它甚是珍视,为《色,戒》被人指出有歌颂汉奸之嫌与人大打笔仗。

  让人不免又想到胡兰成,真真假假真真,张爱玲到底在30年间倾注了怎样的感情?

  《色,戒》就这样成为了张爱玲生命中一个特殊的符号,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年研究张爱玲的专家,刚出版《张爱玲<色,戒>》的台湾作家蔡登山。

  张爱玲的素材必来自胡兰成

  这也是张爱玲的痛处

  于是才有了罕见的笔仗

  《城市假日》:为什么短短一万多字的小说,张爱玲要修改二十多年?

  蔡:《色,戒》虽是短短的一万多字,但却花了张爱玲二十多年的时间,若从她真正听到这个故事的原型算起,可能是超过三十几年。而到最后她更不愿承认是得自一九三九年上海沦陷区的所谓“刺丁案”,是有其隐情的。她实在不愿意因此敏感的题材,再造成人们对她指责的口实,因为当年“海上文妖”的骂名,已是她“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了。因此直到一九七七年底,才在杂志首发,次年四月又刊登于报纸。

  

  《城市假日》:张爱玲一生的两次笔仗之一就是关于《色,戒》,很少参与笔仗的她为什么会为了《色,戒》出头,其中有何隐情?

  蔡:张爱玲因《色,戒》和作家张系国(笔名域外人)打笔战,是因为张系国指出该小说有歌颂汉奸之嫌(其实是构不成),而这正是刺到张爱玲的痛处,于是她马上提笔回击,发表《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一文。这种事在张爱玲的一生是极少见的。她曾因胡兰成是汉奸,而在抗战胜利后,在舆论交相指责下,断送她自己的写作生命。此时她是绝不容许这“污水”再泼到她身上,即使只有一滴。因此她除了发表文章反驳之外,在她给好友夏志清、庄信正的信中,对此事是耿耿于怀的。

  

  《城市假日》:张爱玲当时写《色,戒》的材料来源于何处?胡兰成?抑或是别的什么途径?

  蔡:一九七八年她反驳张系国的文章说:“这故事的来历说来话长,有些材料不在手边,以后再谈。”似乎刻意避开故事来源的问题。而到了一九八八年她在《续集》的〈自序〉里,说:“最近又有人说,《色,戒》的女主角确有其人,证明我必有所据,而他说的这篇报道是近年才以回忆录形式出现的。当年敌伪特务斗争的内幕,哪里轮得到我们这种平常百姓知道底细?”她再度否认金雄白撰写的《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非其所本。但这种“敌伪特务斗争的内幕”,正如她所说的,不是一般人能知其细节的。这种爆炸性而具有香艳气息的话题,胡兰成自会向张爱玲说起,加之胡兰成曾是“魔窟”七十六号的座上宾,与李士群多有交往,更是位“内幕”的知情者,以胡兰成的个性,断会卖弄此话题。

  

  《城市假日》: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是不是有自己的影子在里面,而易先生是不是也是暗写胡兰成?张爱玲和胡兰成,王佳芝和易先生,多多少少是有些巧合的相似的。而李安也说过,事实上,汤唯在剧中是在演张爱玲,而不是剧中的王佳芝。

  蔡:张爱玲的小说会有自己感情的投影,《色,戒》不是唯一,像《半生缘》也处处可见张爱玲自身的身影。张爱玲和胡兰成,王佳芝和易先生,真实与虚构,在张爱玲的笔下穿梭藏闪,已融合得天衣无缝了,张爱玲谓之“灵魂偷渡”。明眼的人自能心领神会,一旦落入言诠、刻舟求剑,则陷入穿凿。这是张爱玲的高妙处。

  

  《城市假日》:张爱玲用《色,戒》告诫天下女人,她说王佳芝临终时是恨易先生的。那么张爱玲自己呢,这又不免让人把王佳芝和张爱玲本身联系在一起了,还是自始至终她们都是连在一起的?

  蔡:古往今来,世间女子,有多少心甘情愿做扑火的飞蛾?即令天才如张爱玲,洞明如张爱玲,对情与爱参透如张爱玲,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情虽不伪,却也不专”的胡兰成,张爱玲对胡兰成是“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胡兰成始终只认为张爱玲,不过是他生命中伴行一段的女子之一罢了。这事直到张爱玲最后伤心与胡兰成诀别时才了悟,自此之后她绝口不提“胡兰成”三字,该是所谓“最是伤心终无言”。说是《色,戒》,其实是情之戒,说是情之戒,其实是预言了情之不可戒,即使像王佳芝那样聪明的女人也不可戒,像张爱玲那样天才的人也无法戒。

  好的小说需要好的导演来阐述

  没有功力的导演还是要量力一点

  比如最近有人改编曹禺的《雷雨》

  《城市假日》:虽然电影《色,戒》已经获得金狮,但回过头来看看,改编张爱玲的作品,您觉得李安是不是冒了很大的险?因为张爱玲的小说在改编上很有难度。

  蔡:改编张爱玲的小说成为电影或舞台剧,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因为张爱玲的小说充满文学的语言,这些看似蛮有具象色彩的文字,常常无法转变成为电影的语言。因此诸多导演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但到头来无法逃脱她文字的魔魅,最终被她的文字所绑架了,亦步亦趋的结果,镜头成了一组一组没有灵动的美丽图画而已,正如张爱玲说的“像绣在屏风上的鸟”,美则美矣,但却没有生命。

  

  《城市假日》:您看了《色,戒》的电影吗?

  蔡:到现在还没看,下周会有试片吧。我是相当期待的,我相信李安有足够的能力驾驭这部影片的,这也是当时我和徐立功先生(《卧虎藏龙》的制片人),极力向他推荐张爱玲《色,戒》的原因。当然以他锐利的眼光可能早有同感了。他终于接受张爱玲的挑战了。

  

  《城市假日》:此前汉章的《怨女》,许鞍华的《倾城之恋》、《半生缘》,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剧本都是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您都看过吗,觉得片子如何,有张爱玲的神韵吗?

  蔡:《怨女》,我没看过。其余都看过。许鞍华的《倾城之恋》,拍得早,难免有些缺点。到后来她拍《半生缘》,已进步太多了。尤其是描写曼桢在夜里寻找红袜子,真是神来之笔,得张爱玲之神韵。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最大的败笔,在把张爱玲的精彩文句放到银幕上。这就显现你臣服在她的脚下,被她的文字所束缚了。

  

  《城市假日》:对现在李安又掀起的“张爱玲热”现象您怎么看,您觉得张爱玲应该像一个符号一样吗?

  蔡:好的小说需要一个好的导演来阐释,不是一窝风去抢拍。不错,张爱玲某些小说都已成经典,但没有功力的导演还是要量力一点。最近我们也看到有人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禺的《雷雨》,改头换面,糟蹋得不成人形,这实在是煮鹤焚琴之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假日 重点报道 B0004 《色,戒》, 张爱玲的痛处 文/ 吕琳 2007-9-14 城市假日b00042007-09-1400012;城市假日b00042007-09-1400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