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适逢无车日,咱们《城市假日》跟我的户外(www.5dhw.com)网站一起组织了西湖环保毅行。活动当天,包括环保队、城市假日学生团和编外队学军小学的甲壳虫中队,浩浩荡荡一共来了300来人。
“别看才这么绕西湖一圈,一口气走完还真是高强度的,回来后没有一个人不喊累的,个个都把腿都走软了,这回真当明白为啥叫‘毅行’了,到最后完全是凭毅力走下来的。”毅行当天的晚上,一位网友在记者QQ上留言道。
最有毅力的小分队——
6个坚持走长线的MM
天气预报说9月22日有雨。活动前一天,编辑部记者跟差不多所有报名的人都打了一通电话,就是为了提醒大家记得带雨伞。电话打到后来都麻木了,接通后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明天下雨记得带伞。
早上7点钟,天公还算作美,没有下雨的迹象。当天参加毅行的人特别多,主办方要求凑足十个人就成一个小分队出发,方便大家有个照应。但也有例外的,其中就有一个网名叫“海豹”的家伙,自称是老驴,没等凑齐小分队,就独自出发了。他说自己平均每个星期都去爬山一次,对西湖边的群山早已很熟悉了,就连这次主办方会在哪里设补给点,他都能猜出来。
很多报名来参加毅行的都是一伙一伙的,就图路上有个伴。记者就碰到6个还刚上大学的MM,都是同班同学。一问才知道是第一次来西湖边爬山,对于这里的路线一点都不熟悉,记者不免有点替他们担心。“我觉得你们还是走近一点的路吧,最好沿着西湖走,这样不会迷路。”记者好心建议。
“不行,我们就是要走7小时的长线,这样才有挑战性嘛。”其中一个个子比较高的MM说道。看她们意志这么坚定,小记只好把他们领到驴友线报名领东西的地方。最后,她们6人没等凑齐十人就一起出发了,毛有信心的样子。
后来统计说,那天走驴友长线的比走休闲短线的要多得多。
最风光的编外队——
甲壳虫中队
现场最有意思的就是城市假日编外队——学军小学的甲壳虫中队,一共来了48个小朋友,包括家长在内,居然达上百人。他们在毅行出发点一排队伍,亮起他们“甲壳虫中队”的小旗子,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边。别小瞧这个队伍的成员年龄这么小,可他们准备的可不少哦,每个小朋友都穿着运动鞋、运动服,有的还背着水壶,精神抖擞的样子,很多家长则准备了雨伞、雨披之类的东西在一旁候着。
学军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刘宁告诉记者,他们在出发前自己做了一份毅行地图,在小记的毅行地图的基础上,他们专门找了一条孩子们的“小英雄”毅行线,从少年宫出发后,走白堤,沿着孤山到岳庙后,再沿着杨公堤走,一直到杭州花圃,最后把浙江宾馆作为终点站。“我们设计的‘小英雄’线大概走一到两小时左右就结束,毕竟孩子的体力比较有限,到目的地后我们也会发一本毅行证书。”后来,本报与我的户外网站决定把颁发毅行证书的权利,交到甲壳虫中队的家长们手里。
甲壳虫中队出发后不久,杭州某电视台的记者听说了这事,要求尾随过去采访。所以,那天最风光的非这个甲壳虫中队莫属了。
坚持到最后的队伍——
城市假日学生团
由于驴友线的毅行时间比较长,早上9点已经停止了报名。城市假日学生团的成员都是来自杭州各大高校的学生,有40多人。等到大伙到毅行出发点集合好后,已经超出了时间,最后决定走休闲短线。
这次来参加毅行的大学生大多是外地人,爬山体力不成问题,但寻路可就难了。大伙从北山路上宝石山后,中途就一直有人掉队,很多人爬到山顶后,发现这里能一览西湖美景就忘记跟上队伍了,最后只有30人跟着“城市假日学生团”的大旗,顺着标准路线从葛岭路下来。掉队的倒也“狡猾”,后来走了捷径,沿着北山路走到岳庙,和大部队会合。
从宝石山上下来后,天终于下雨了。大伙顶着风雨,沿着杨公堤,过杭州花圃、茅家埠、浙江宾馆,一直到南山路,又过长桥至吴山……整个队伍40多人居然全部走完,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平时坐车坐惯了,想都想不到,我们居然能步行走完这么多路。”其中一位同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