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6版:新地理
3  4  
PDF 版
· 消失的杭州古城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消失的杭州古城墙
文/本报记者 金梁 摄影 V3影堂
  城里与城外,只有一墙之隔;历史和现实,有时也只有一墙之隔。杭州的古城墙,如今只剩地名,但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环城东路与庆春路交接处有一处城墙,很是威严,虽然当年的庆春门的确是在这个位置,但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这堵城墙只是后人仿古的作品,如今成了古城墙陈列馆,刚在春节时开放。

  人来车往,古老的城墙并不孤单,每天有几千人流连于古城墙陈列馆之内。还有似曾相识的老照片、脍炙人口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

  最早的“钱唐门”,有个错字?

  据记载,杭州最早的筑城历史要追溯到隋朝。当年隋朝大臣杨素连续平定江南的叛乱后,为了增加杭州的防御能力,发动南星桥一带的百姓,沿着凤凰山造了城墙。当时杭州只有四座城门:西北面的钱唐门,南面的凤凰门,北面的盐桥门,东面的炭桥新门。

  那么,如今沿用的“钱塘门”与当年的“钱唐门”怎么有一字之差呢?“很多人看到‘钱唐门’三个字,还以为我们弄错了,其实这个是有讲究的。”古城墙陈列馆的讲解员对此有一段这样的故事:唐朝建立以后,杭州是天高皇帝远,城区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但为了避朝代的年号,只能把所有带“唐”字的地名改为“塘”字,钱塘门、钱塘江这些词都是那个时代开始第一次出现的。

  城门最多时有21座

  杭州城墙达到顶峰,是在赵构逃到杭州建立南宋王朝的时候。当时大量修建城墙,目的当然是为了保命,抵御金兵入侵。

  赵构刚来杭州那会,还特别穷,只能把皇宫定在凤凰山上,一来这里风景不错,二来这是当时杭州的制高点,方便他控制全城。赵构完全是省钱省力的做法,沿用早些朝代的皇宫遗址修筑,整个皇宫内城只有三个城门:和宁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如今,在万松书院这一带还能找到当时城墙的遗迹。

  杭州作为当时的首都,人口倍增,于是只好把城区往外扩张。杭州外城的城墙共有旱城门13座、水城门5座。旱城门的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面的城楼有嘉会门;北面的城楼有余杭门;西面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此外的水门五座,分别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

  为何要特别修建水门呢?“既出于关防的需要,也是城内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之需。杭州古时的河道就是通过水门穿越出城的。”负责给古城墙布展的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自明朝起有了如今流传的十门

  南宋亡后,元朝明文规定禁止修建城墙,杭州的21座城墙毁坏了很多。到了元代末年,军阀张士诚占领了杭州,于是更换和废除了一些城门,杭州的城门变成了13座: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余杭门、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北新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永昌门、候潮门。

  后来自明朝起,杭州城门名称又有了更改: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这7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改为了凤山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因关外有“北关夜市”,也被称为北关门;永昌门因在附近有草桥,也被称为草桥门,后因“永昌”为李自成号,此处又是观赏钱江潮的佳地,故改称“望江门”。

  “改名后的这几个城门一直沿用到了如今,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杭州十门。”

  光绪年间,沪杭铁路从东城墙穿城而过,清泰门城墙被拆毁,接着武林门、凤山门也因筑路而拆除。民国之初,也因建设之需,钱塘、涌金、清波等门拆毁,纳西湖与城市为一体,修筑湖滨路、延龄路马路。1959年,因建环城东路,最后一段城墙被拆去。

  【话说杭城十门】

  杭州十大城门已消失了半个多世纪,所有的辉煌都随之灰飞烟灭,但每个城门背后的故事却是永远的。    

  ◆凤山门外跑马儿

  凤山门在南宋时,是朝廷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都是达官贵人所住之地。如今准备修建成南宋御街的中山南路也正是在这一带。

  凤山门外的万松岭一带,是连接江干一带和游览西湖的交通要道,风景非常优美,这些达官贵人们每到天气好的时候,都会骑马前去踏青。    

  ◆庆春门外粪担儿

  庆春门在南宋时只是皇城的后花园,以后就一直是以民居和菜地为主,也成了旧时杭州主要的蔬菜供应点。菜农们早晨挑菜进城,沿街叫卖,等到中午卖完菜后,到每户人家家里讨点粪便带回去,用作种菜的肥料用,每当路过这里时,都是一股粪便的臭味,庆春门外粪担儿从那时就有这个说法了。

  ◆候潮门外酒坛儿

  候潮门因为城门濒临钱塘江,每日两次可以候潮,所以有了这个名字。从绍兴等地方的老酒运到杭州来,都必须经过侯潮门旁的安便水门,然后下船,改用马车运输。候潮门的道路算是最差的那种,崎岖不平,酒坛经不住车马的颠簸,老是溢出来,阵阵酒香扑鼻,于是有了“候潮门外酒坛儿”一说。

  ◆艮山门外丝篮儿

  当时建国北路一带,丝绸行很多,兜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笕桥、乔司算是近的,南浔、湖州的也有。蚕农们上午看货作价交割结账,吃八菜一壶黄酒的招待午餐,下午返回。一时走不了的,便吃住在船上。    

  ◆钱塘门外香袋儿

  钱塘门外的香市,是闻名江南的。光一个观世音,就有三期香会。香会的日子里,城里的人从陆路进出,要走钱塘门。松木场下船的香客进城,也要走钱塘门。于是城门下整日人如川流,热闹非凡。

  ◆螺蛳门外盐担儿

  螺蛳门其实就是清泰门,清泰门外沿江一带直至江水入海处,相传就是古代煮海盐的地方。一直到了近代,江水改道,海塘变迁,煮盐场面就没再出现了,但清泰门外沿钱江东行数十里,还留下“老盐仓”、“盐官”等地名。

  ◆草桥门外菜担儿

  望江门,俗称草桥门,以前这一带是郊区,到了明代,望江门外还是江涂田野。杭州郊区的农民就在此垦荒,以种菜为业,然后挑到城里卖。

  ◆武林门外鱼担儿

  那时候的武林门外,一是米店多,二是鱼行多。每到后半夜,来自塘栖、德清水乡的鱼船,便早早地到了卖鱼桥卸船过秤。

  ◆涌金门外划船儿

  拆除城墙之前,涌金门外游船码头的旧址,老杭州人称“第一码头“,从城里出来坐游船,这是惟一的码头。那时候划船的船民以居住地为帮,有茅家埠帮、丁家山帮、岳坟帮等,各有地盘,其中涌金门属于郭家湖头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假日 新地理 B0006 消失的杭州古城墙 文/本报记者 金梁 摄影 V3影堂 2008-2-22 城市假日b00062008-02-2200017;城市假日b00062008-02-2200009;城市假日b00062008-02-2200023;城市假日b00062008-02-22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