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9版:食之尚
3  4  
PDF 版
· 麻辣烫 小巷流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5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麻辣烫 小巷流年
文/CoCo 摄/姚志伟
  巷口的那家麻辣烫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出来的,自从我们搬到这里住以后,目睹它存在的这个位置经历了“休闲洗头店”、盲人按摩店、复印店诸多变迁,然后有一天这里就开始飘起麻辣烫特有的味道,展示出这个地方有店以来最公开透明的姿态——基本上我经过的时候没见过它有关门的时候,煮麻辣烫的炉灶和几张小桌子就摆在店门口,门楣上红字大书“内有空调”,店里面的另几张桌子、一排冷柜、堆在冷柜顶上一麻袋一麻袋的油面筋一览无余。

  麻辣烫店里的两个男人,年纪都不大,稍微年长点的那个有着一个比弥勒佛规模稍微小的肚子,小的那个把头发染黄了,挺有小巷李克勤的风采,没生意的时候就蹲在店门口,看对面搬家公司的工人晒用来垫家具的破毯子。我猜他们俩不是兄弟也是亲戚,开店的时间不算短了,一直是他们两个在店里张罗。

  其实,我对麻辣烫没什么爱好,虽然经常对家里的伙食不满,但也没有不满到要拔脚去吃麻辣烫的程度。尤其是年纪见长以后(在报纸上看到记者写“一位30多岁的中年妇女”如何如何,心里就会冒出酸水来),觉得随便在街头的小桌子边端一个垫了塑料袋的泡沫碗呼哧呼哧吃东西实在不是中年妇女该做的事情。可是麻辣烫的味道整天在巷口飘着,就像它旁边的彩票投注站门口的喜报以及拉着厚窗帘的茶馆里传出的麻将声一样,成为我每天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2月1日,大雪。吃了消夜回家,已经过12点了。也许是因为大雪,中山路上寂无人声,已经有行道树被雪压断了枝条,在清冽的空气中散发出树木特有的味道。车开到巷口的时候,突然打滑不能前进了。我下车看了下,发现是被巷口一条三四米宽的橡胶减速条给拦下了。没什么雪地行驶经验,还以为加把力能过呢,让孩子爹踩油门,自己下车推一把。谁知道车没推动,自己脚下一滑就摔了。这时听到旁边有人“哎呀”了一声,伸来一只手先把我拉了起来。那人又和我一起推车,后来又指挥我们从减速条边上通过。上了车,我问:那人谁呀?答:麻辣烫家的小伙子。彼时我们正从麻辣烫店明亮的灯光中驶过,那是雪夜小巷里唯一明亮的地方。某人由此透露了一个秘密,让我知道,原来家里真的有人因为对阿姨的手艺不满而投奔麻辣烫店的,通常他会在我们都睡下后出门,到巷口买包烟,吃碗麻辣烫来作为一天的总结。

  此后,麻辣夜宵就过了明路,某人经常会捧着几小时前刚吃下2大碗饭的肚子对我发起邀请:到门口吃碗麻辣烫?

  于是带上手机、零钱和纸巾出门,纸巾是专门用来擦被辣出来的鼻涕的。在店门口拿了塑料小框,拉开冷柜拿菜,一把香菜、一串香菇什么的,然后交给老板,让他加上粉丝在那里烫着,我们就在小桌边上坐等,看小店里人来人往。

  有时候,觉得坐在这样一家店里观察食客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晚上10点半,来两个学生模样的大男孩,把材料交给老板加工的时候嘱咐:不要加麻加辣噢。老板说好的,结果他们活活把一碗麻辣烫吃成了一碗丰厚的粉丝汤,竟然可以这样!而我们家这位通常是要和老板说:加重辣!加重辣!以显示其是跑过三江六码头的,绝对尊重原汁原味。偏偏“小巷李克勤”持极度怀疑态度,总是不肯下重手:我怕你吃不消哦。其实我吃过他家加了重辣的麻辣烫,和在重庆吃的程度差别还是很大的,连我都觉得可以承受。麻辣烫从长江头跑到长江尾,大约是一路改良而来的。不过我更喜欢改良后的,麻辣料把汤水的鲜味吊得恰到好处,本来我们出来吃,只点一碗,我是属于陪坐的,不过到后来往往筷子伸得也很勤快。

  穿着碎花的睡衣睡裤状若孕妇的女人也会出现在麻辣烫店里,那绝对属于是对麻辣烫一往情深如饥似渴的族类。夜半时分,也会有身穿韩式娃娃衫打底裤漆皮鱼嘴鞋的美貌女子孤身前来,一边打着手机一边往小框里挑菜串,等一碗泛着红光的麻辣烫吃完,又飘身门外消失在夜色中,一时恍惚以为自己碰到了小倩,不过麻辣烫店里鲜有宁采臣这样的酸户头,所以很难成全一段麻辣烫版本的《倩女幽魂》。

  4月中,奥运火炬海外传递中。有人在麻辣烫店里拍着大腿骂萨科奇。

  5月中,地震。有人的眼泪滴在麻辣烫碗里。

  那天去钱柜唱歌,进自助餐区拿东西的时候,看到角落里摆着一个内里由铁皮隔成多个格子的方锅子,一锅的红汤,旁边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用竹签串好的蔬菜。谁想吃什么,就把挑好的竹签投入其中的一个方格子里烫着,一人一个格子,各烫各的,互不相干。我其实不是很能区分四川和重庆关于“串串香”和“麻辣烫”的概念,但是我有足够的关于这些东西的回忆。它让我想起多年前的蜜月旅行,走青藏入四川,最后到重庆,在嘉陵江边找到一家小店,伴一个大煤气罐,对坐在前人余温尚存的塑料凳子上,带着绝对新奇的感觉在不知多少年的老红汤里烫菜烫肉的情景;也让我想起另一年在江油还是绵阳,晚上牵着手沿着黑黢黢的街道行走去找麻辣烫,终于看到店家的灯箱广告并朝着那灯光渐行渐近的兴奋的心情。

  突然发现,麻辣烫竟然已经是无处不在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假日 食之尚 C0009 麻辣烫 小巷流年 文/CoCo 摄/姚志伟 2008-5-30 城市假日c00092008-05-3000012;城市假日c00092008-05-30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