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韩东出了新小说,名字叫《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讲的是苏北县城几个少年的故事。好多人对着“英特迈往”这个看上去有那么点怪的词发呆,这是外语音译吗?韩东说,这可是正经八百的成语,意思是“英俊威武,超越以往”,有一次翻辞典的时候邂逅就再也忘不了。“我觉得‘英特迈往’是个好词儿,四个字单看十分漂亮,组合在一起也铿锵有力,值得普及。”
在接受记者电话专访时,韩东用平静而缓慢地语速讲着,小城好汉是怎么英特迈往的。
每个人都是好汉
有读者见了这本小说第一眼,还没看内容,就说,冲封面这张照片就值得买。
封面是三个戴军帽戴墨镜着白衬衫拉链夹克的少年,是曾获普利策奖的著名摄影记者刘香成的一个作品。当时韩东正在为封面寻找照片,结果无意在网上找到了这幅《三个戴军帽戴墨镜的小伙》,一见钟情。“往设计稿上一放,简直天衣无缝。”
韩东说,照片描述的差不多就是小说的那个年代,比较合拍,而且照片的氛围和小说挺像。
小说讲的是苏北县城的三个少年的成长故事,朱红军、丁小海和“我”个性相异,遭际不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朱红军的世界充满暴力、争勇斗狠,生性懦弱的丁小海为生存而战,淡漠世事的“我”则从小喜欢画画,梦想当一名艺术家,由此导致了各自后来不同的命运。新旧交接,生死交替,乡村与城市,少年与成人,历史与传奇,野蛮与古风,国势与个人之贱命…… 在三十余年漫长的时间跨度之中,命运在每个人身上腾挪起落、大显其能。
韩东用一种淡然而冷静的语言讲述那个时代的人和故事,他说,不希望文字那么唾沫横飞,死拉活拽的那么有压迫感。想起他之前把写作比作练功夫,文字比作修炼,他说,写作到一定程度,就是一种内功的修为,从张扬走向内敛,直至最后收放自如。
字里行间的幽默里有一股苦痛哀伤的味道。那个年代,那些人,活得太不容易了,吃不饱、物质匮乏是家常便饭,每个人都拼命地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活着。
“不仅他们(三个主要人物),每一个人都是好汉,都是生存英雄。这不是一个道德评判,做一回人都不太容易,生存都不容易。”
小说里最喜欢的人物,是丁小海和李春,“很喜欢他们的态度,不是特别极端的,事情到他们这里都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转变,不改初衷,始终天真,怨恨比较少,平衡,有幽默感。”
在结构上,读来也会觉得新鲜。“和比较惯常的以情节推动的小说不大一样。最后按时间来推进,以前在阅读其他小说的时候可能没有碰到这种情况。前面三分之二都是滞留在一个时空里面,到了后面就强调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快,不多的篇幅就写了几十年。”
顺从有时候也是一种乐观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的故事,也许会让很多人跟着小说主角打开记忆。整个小说读下来,很感慨。朱红军应该算是传统意义上最有英雄好汉气质的人,最后却死于非命,而似乎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我”(张早)后来反倒莫名其妙功成名就,成了名画家,命运无法自我掌控,瞬息万变,好像一直在跟你开玩笑。
“这个体会很有意思。就像每个人都要死一样,你想死也得死,不想死也得死,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些人喊着叫着不肯死,还是死的,有些人是很愿意的去死。比较愿意、比较顺从的可能痛苦要少一点的。比如说很多宗教讲的觉悟之道也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人不会死,区别就在于一种顺从。但这不是悲观,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乐观。认识到人都会死就是一种乐观。喊着叫着不肯死的可能他有一种幻觉,他觉得凭他的努力就可以不死。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当我们遭遇很多不好的事情、负面的事情的时候,如果告诉你这些负面的东西是必然的,跟你个人的努力没什么关系,这点清醒的认识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是让你解脱的。”
“一般人在日常情况下都生活在布景当中,自己骗自己。就像不会死一样,积极向上,但有时候这种布景会被戳穿的。比如大地震,突然人们的心态就发生了改变,平常我们很难见到人的脆弱性,但你直接目睹的时候,以前的布景就倒塌了。你必须面对这样的事情,这个时候人就会不同。经历死亡之后,会有一些变化。”
“你把背景拆除的时候,这个现实是很可怕的,要让人肝胆俱裂的。这是人觉悟的一个机会,当然会有不同的导向,根据个人的气质,还有一些先天,一些当时的条件,人会走向不同的道路。有的人又重新建立倒塌的布景,把这件事情抹掉,可能关于生存的真相就被藏到他的潜意识里去,在做噩梦的时候或者有些情况下,平常不敢面对,有些人可能就疯了,有些人可能自我就变小了。这些是一个契机,怎么变化要看每个人。”
“在人的品质当中,和善有关的东西,消极、被动、沉默、静穆、孤独、收敛,我觉得这些其实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而不是我们说的要积极要往外扩张的东西。所以消极不是一件坏事,顺从也不是一件坏事。但我们这个世界是颠倒的,从小所受的教育我们都认为一个人要改变命运,要跟天斗跟地斗,你与之搏斗的东西是生死攸关的,和一些很可怕的东西、和一些强力在进行一种决斗,这个东西是愚蠢的。”
文学对我意味着养家糊口,但我恰恰觉得,只有现在对待文学的态度,才能写出好东西
8岁随父母下放至苏北农村的经历,给韩东很大的影响。这本小说也主要以这段经历为依托。“有一些有原型,有一些七拼八凑。几个人的事儿写到一个人身上或者一个人的事儿写到几个人身上。”
韩东说,他不太喜欢那种天马行空的写作。这段年少的经历,肯定还会再写,“从经验的角度。每种生活都给我一些经验。”
对于写作,他说,把它当作一个职业,这是一个底线,就是要好好地认真地做一件事,不能去骗人,“这是一件快乐,有趣有意思的事情”。
他说,下一部长篇是知青题材,现在在看一些资料,作一些思考。他仍长住南京,感觉这个城市对他身体发肤的默默影响,继续羞涩内向,一个人工作,对抗写作“强迫症”——“修改癖”。
“人活这辈子干吗?这是真理的问题。你干吗非得成功?成功也得死,不成功也得死,都一样。你要想认真对待活下去这件事,理解‘生而为人’,只要你想认真的时候,会把你逼疯掉的。因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说不通的,我们自圆其说,欺骗一下,然后过我们的日子。所以文学这个东西,说到底是一个副产品。它是一种安慰,和看足球一样。但是现在很多人把文学设置成一个到顶的东西,如何高尚,如何牛逼。实际上,一个人写作了一二十年,他对文学的看法是会变的。比如,我年轻的时候,把文学当作一种精神上的高度,甚至是信仰。但现在,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它只意味着养家糊口。但我恰恰觉得,只有现在对待文学的态度,才能写出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