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张加力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琴行里欣赏学生们获奖时刻录下来的DVD,随着节奏,他的手也会在腿上不自觉地打着节奏,就像自己在演奏萨克斯一样。
张加力告诉我:今天下午,是他和三个老伙计雷打不动的排练时间,四个人,一个乐队,每周两次,已经坚持两年了。
为了萨克斯
成了民族音乐的“败类”
1954年出生在杭州的张加力,最早接触的乐器其实是笛子,9岁师从“江南笛王”赵松庭。“后来,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因为年龄太大落榜了。一赌气,我就把随身带来的笛子扔进了黄浦江。”回想起那一幕,张加力笑了:“好在这一扔,让我最终走对了路。”
没了笛子,学什么呢?“其实当时,我已经迷上萨克斯了。每天早上6:40,美国之音播爵士音乐,我就躲在被窝里偷听。我发现比起民族乐器来,萨克斯的发声近似人声,而且具有激情,可以更逼真地传情达意。”
可是,上世纪70年代末,根本没人接触过萨克斯这类西洋乐器,更不敢演奏,“这可是被叫作‘靡靡之音’,是绝对禁止的!”无奈之下,张加力只好先吹起了巴松,另一种吹奏类乐器。
1980年,杭州歌舞团终于获准组建一个轻音乐团,而颇有吹奏音乐功底的张加力也终于成了浙江萨克斯的“第一人”:“知道吗?我的第一管萨克斯是从饮食服务仓库拿出来的,全是灰,连弹簧都断掉了,是我自己估摸着一个一个安上去的,听着音准差不多就行。”
当时,不少人对张加力的行为很不解,其中就包括他的导师赵松庭。老师当时说的话,张加力现在还记得:你这个民族音乐的“败类”啊。
“刚开始吹萨克斯那段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刚开始吹萨克斯那段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张加力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没人教,我找遍了整个杭州城,连一张关于萨克斯的纸片都没有。”他只好按照以往的吹奏经验,半摸索着,一个星期后,总算能吹几个基本音了。
谁知道,一个星期后,就要上场。
来找张加力的是杭州饭店(香格里拉饭店),那里来了一群外宾需要萨克斯伴奏舞曲,他们抛下一句话就走了:“现在杭州吹得最好的是你,吹得最坏的也是你。”
“怎么办?我只好硬着头皮上场。”张加力说他已经记不清吹的是什么曲子了,大概是因为那天太紧张,一曲下来,手心里全是汗,好在之前配过乐器,吹破了几个音也没人能听出来,“总觉得相当狼狈吧,第一次上台演奏,连最基本的指法都不会……”
这次舞会之后,张加力认识了几个会吹萨克斯的美国人,时不时就向他们偷点“拳头”。“再后来,有双卡录音机了,也能买到一些萨克斯磁带了,我便把磁带上的谱子扒下来,然后根据谱子自己吹,录进空白磁带里,一遍遍比对。”张加力说,那时候很流行“扒带”,只要在那个时候有点音乐梦想的人都干过这事。
在酒吧吹萨克斯是一件挺“风光”的事
1983年,杭州第一家大众舞厅:百乐舞厅开张,张加力便摇身成为给舞厅伴奏的萨克斯第一人。“那时候,会萨克斯的人很少,也是最风光的几个。我记得当时演奏一场3元钱,而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30多元。因此,每次聚餐都是我请客,一挥手,就有一帮小兄弟跟过来。”
哪怕是现在,在酒吧里吹着萨克斯、留着长发还是一件相当拉风的事,那个时候的张加力也是。“每次演出结束后,都会有女孩子冲到我的摩托车后座,手一揽腰,要我送她回家。就因为这,很多人看了我指指点点:这人怎么一天换一个女朋友啊……”
“不过在舞厅里吹萨克斯和之前给老外配乐不一样,以前还有很长时间的配器,在这里就没有了。杭州饭店里,我们奏的是国外名曲,舞厅最受欢迎的则是《夜来香》、《梁祝》,还有邓丽君的歌。倒不能说退步了,只是听的人不一样吧。”后来,为了纪念在杭州饭店伴奏的那段时光,1995年,张加力特地在杭州的金萨克酒吧搞了场法国洛里昂爵士音乐见面会,重新回归外国的萨克斯名曲,这,便是在杭州鼎鼎有名的第一支酒吧萨克斯乐队。
现在,希望学生超过自己
现在的张加力早就不在酒吧当萨克斯手了,只会在有兴致的时候给朋友捧捧场子。不过每周两天和三个老伙计的排练时间是雷打不动的,“现在体力不行了,吹3个小时就累,这是我最怕的事。”
2003年,他有了另一重身份:杭州市音乐家协会爵士乐专业委员会会长,这是全国第一家也是迄今唯一一个爵士乐专业委员会。
“其实,萨克斯音乐不应只停留在酒吧、舞厅这样的娱乐场所,是该走向大众的时候了。”2005年11月,张加力带着他的萨克斯四重奏乐团在嘉兴大剧院上演“开启音乐之门”音乐季系列音乐会的爵士乐专场。与以往严肃的高雅音乐会不同,此次演出,张加力把自己的学生推上了舞台。
演出很成功,一个酝酿了许久的想法更加坚定:2006年5月,张加力萨克斯培训中心在杭州成立。这几年,张加力的学生们已经在全国比赛中夺得各种名次,而张加力最近在做的就是筹备7月25日即将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希望之星萨克斯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