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串动作可以给他一个1.0的难度值,又是一个高难度动作,0.5,这又是一串1.1的难度价值分……漂亮!邹凯这套难度价值是6.7。”评分板上果然是6.7。
“……他应该能达16分到16.1分之间,”评分板上出现的数字便是16.075。男子自由体操决赛现场,在邹凯完成一套动作的同时,体操解说员金宝成的精准解说,不仅让有心的观众目瞪口呆,还让他成为众网友追捧的对象。
有人将“金牌解说”这个称号送给他,一是姓金,二是他解说的体操比赛中国队基本上都拿了金牌,三是解说水平实在是高。熟悉的人都知道,金宝成来自浙江电视台,是民生休闲频道的副总监,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
专业到不能再专业
金宝成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母亲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父亲则是体育系的高材生。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金宝成从小就耳濡目染喜欢上了体育,上了学更是打得一手好篮球。在北大荒时,爱上了体育解说,回到杭州考入杭州广播电台,当上了播音员,从此走上了体育解说的道路。
如今,解说员已经成了网友们“开涮”的目标,而在奥运会体操比赛中,网友们发出最多感叹的是:“体操解说浙江台的金老师,实在牛。估分准语气佳,好解说,专业到不能再专业。”
“在北京时,也有中央台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如今的网友,要让他们不骂你那真是不得了了,若让他们说好话,那更是天大的难事。”金宝成开心地说道,“我也上网看了,看到他们这样说,也很高兴,自己的工作被年轻人认同了。”
怎样的解说才能征服刁难的网友呢?“就是还原运动员本身的东西,他是怎样的就描述怎样的。至于估分,每个技术要领都记着了,打分自然八九不离十。”观众常常以为,一套动作的难度分都是解说员的资料中写好的,每次都能精确地报出一套动作的难度分值,其实到最后运动员会上哪一套动作大概只有运动员自己和教练知道。
在北大荒当文艺青年
在采访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在艺术体操解说中,比技术要领更难的,还有运动员选用的音乐。听过金宝成解说的艺术体操都知道,金宝成会对每位运动员选用的音乐了如指掌,甚至包括作品的作者年代写作背景等。
这些曲目跟难度分值一样,全都没有写在解说员拿的资料上,而是全凭金宝成的个人音乐知识。这在体育解说中实属难得。“音乐是我生活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从小搞音乐,现在还是离不开,空闲时就会听一些,尤其是古典音乐。没想到这也用到了解说里,可以说是正中下怀,呵呵。”
谈到音乐,金宝成说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我喜欢文艺,喜欢朗诵写作拉手风琴。我在宣传队里一直都是朗诵团里的,但我是杭州人,普通话水平没有北方人好,就得拼命练。手风琴也是,自己摸索着拉,后来碰到一位老师,我问他怎样才能拉好,他说让我把十大名曲都拉一遍就行,我就整天练整天拉,终于得到老师的认可。”
用现在的话说,金宝成当年就是个文艺青年。“嗯,应该算是吧。原来现在这样叫啊。”而就是这样一个文艺青年,也因为手风琴,碰上了自己解说事业的恩师——中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奠基人张之。
巧遇解说权威张之
在北大荒时,金宝成经常躲在被窝里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节目,对张之的解说很佩服。当时进文工团后,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模仿张之来几段体育播音。后来回到杭州,1978年考入杭州广播电台,当上了播音员,但是半路出家,一直深感底蕴不足,又苦于没有老师指导。
有一次,中央台来杭州录少儿歌曲,由于不满意之前的伴奏,有人就把精通手风琴的金宝成推荐了过去。结果一试就中,给中央台的一位女编导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位女编导在临行前给金宝成留了一个字条,让他到北京有事就找她。这位女编导不是别人,正是金宝成非常崇拜的张之的夫人,就这样,幸运之门打开了。1980年,金宝成来到北京拜张之为师,开始了自己的解说生涯。
体育解说界的珠峰
金宝成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但也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的意义。90年代初,说遍了25个项目和无数次大赛的金宝成整理自己的档案时发现,唯独没有解说过体操,这是中国的强项又是奥运会项目。
“于是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拿下。但是体操是解说难度最高的项目,又分男女,两个子项目的比赛规则、技术分解又有很多差别。内行人都知道,体操解说被称为‘体育解说界里的珠峰’,要登顶就要花力气,我开始搜集大量的资料,翻看历届体操锦标赛的解说录像带,一看就是七八个小时,最后发展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电视中出现体操比赛的画面,我就会立刻把电视的音量调小,自己给运动员的这套动作打分,然后再比对现场裁判。”
金宝成说起这些过程还是津津有味,“喜欢的话就不觉得有什么难的。”2006年,金宝成通过国际体联组织的专业考试,成为中国体育转播史上第一个拥有国际级裁判资格的解说员。“天道酬勤”,他笑眯眯地说这是他坚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