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林为林先生的前一周,刚好有幸看了浙江昆剧团在杭州剧院演出的《西园记》,虽然已经是第三场,依然坐无虚席。坐在二楼看台上,听笙箫古笛悠悠扬扬在剧场弥散开来,只觉得时光流转。想起奥运会上天籁一般的《春江花月夜》,又想起前一阵子,江南会开张的时候,众人都好奇,这样的高端会所里也传出了昆曲的韵味,附庸风雅还是真的是流行的轮回?
在此之前,对杭州的昆剧班知之甚少,对昆曲,也只是耳闻未见其详,总觉得昆曲这样的艺术,是留在很久以前那些宫廷官宦人家里的,隔着一汪清水池,花一整天的时间在自家的小戏台子上,远远地听台上那低回婉转的轻吟浅唱。这个时候,有的只是抬眼便见的水袖轻点,妩媚婉转的眉角眼梢。
这样的场景,应该出现在昆曲最兴盛的时代,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年间,“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全民皆昆的景象比比皆是。然而,昆剧从发源到传唱,从鼎盛到消退,从众星捧月到鲜为人知,早已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六百多年的跌宕起伏,塑造了一个个永不消逝的经典人物形象,柳梦梅、况钟、张继华……
有人说,昆剧只有成了小众艺术它才成为昆剧,遇人不淑、碰不到知音,它宁愿死去。或许这是对的。可是浙江昆剧团的团长林为林说,现在是苏醒的开始。
于丹在《游园惊梦》里说,真正的戏迷看戏,大多是冲着“角儿”去的;真正的“名角儿”大多成名很早。林为林在昆剧武生行里,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名角儿”。这个出生在绍兴,生活在杭州的男人,年初凭借主演的《公孙子都》又一次获得了“梅花奖”。
上个月,他参与排演的昆剧《西园记》在杭州剧院连演三场,场场爆满,每演毕,掌声如雷、经久不息,林先生和他的演员都备感欣慰。奇的是,在场的观众除了铁杆戏迷,还不乏穿着入时的年轻“粉丝”,原本备受冷落,日渐式微的传统昆剧,现在却渐渐受到杭州人的追捧。一直钟情于演英雄的林老板,一脸喜气,用他的话说,好的东西,终归有人能看出它的好来!
“只要大家能喜欢,就是好事情。是不是真的懂,没有关系。”
1962年汪世瑜老师成了“角儿”的时候,林为林还没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刚过二十岁的林为林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江南一条腿”,成了中国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现在他是浙江昆剧团的团长。
约好早上9点半见面。林为林早早就在昆剧团里了,白T恤、黑色外套,精神抖擞。和他握手,跟着他走路,有扑面而来的气宇轩昂,白净清秀的武生脸,眉宇之间透出灵动。暗自感叹了下,这个已过四十的男人的皮肤比年轻姑娘的都要好。
和他聊天离不开昆曲。不过他也高兴,只要说的是昆曲,他就来劲。林为林还记得20年前刚到这里的时候,老师教的拍曲子。“拍曲子很有意思的!昆曲有自己的曲调名,不是哆唻咪!”然后就唱起来了,虽然我们不是太懂,可是一下就入迷了。
你跟昆曲结缘是什么时候?“9岁!我老家是绍兴,我住的地方就是当时的绍剧团,从小听绍剧长大。当时八个样板戏算是我的启蒙了。那个时候对英雄的形象就有了特别的好感。每天书包一放就去剧团里练功,缺个翻跟头的角色我就去替一下。然后,我记得是1978年9月20日,我投身了浙江昆剧团。”
林先生演多了武生,走起路来矫健轻盈,跟着他就觉得自己也轻盈起来。他说自己得到很多老师的帮助,“周传瑛(老一辈的昆曲大师)老师那时就到处写推荐信推荐我,都是了不得的大师,所以我觉得很幸运。”林为林说他形成自己的风格,完全是因为昆曲的魅力,“它包含了文学、音乐等多种内涵,越深入进去就越拔不出来。靠的是苦学、勤学、冥思,悟出了很多艺术的感觉。这些不是老师能教会的,要自己体会。”
最近,除了要管理整个昆剧团,他还在各大高校里公益演出推广昆剧艺术,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他很乐呵地说:“只要大家能喜欢,就是好事情。是不是真的懂,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