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9版:PEOPLE|人物
3  4  
PDF 版
· “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0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
  “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

  很多人知道林为林,是因为20年前,他就捧回了“梅花奖”。不过从那以后,他便陷入了长达10年的痛苦期。

  “很长一段时间,真是想不干了,因为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很萧条。那个时候练功,耍枪不知道给谁看,很迷茫。有时候练着练着,把枪一折,折成两段,不练了。但是因为热爱,过会又把枪接起来,继续练。那个时候身边的人都出国,下海,我却要坚守在这里,确实很孤单。”

  不过1993年第一次去宝岛台湾演出,让他又找到了新的出路。“台湾的大剧院金碧辉煌,1700个座位座无虚席,演完以后是签名、拥抱、鲜花,酒店的房间里也是摆满鲜花。我觉得自己受到了无比尊崇的待遇。”

  这样的情景在那一段痛苦的迷茫期中,让林为林感到欣慰,也是他可以一直坚持昆曲的原因之一。在台湾,他看到了昆曲的根很深,于是他开始到那里的大学进行巡回演讲。“就觉得昆曲很有价值。很多人说最好的昆曲演员在大陆,最好的昆曲观众在台湾,昆曲确实是好东西,表演很丰富,唱腔很委婉,服装很漂亮。”

  “后来到欧洲日本及香港去演出,他们对我们的艺术很激动的,老外看戏看到高兴,就会跺脚,上来狠狠地拍你一下,他们很外向,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你的认可。

  “所以梅花奖害了我,也帮了我,让我在最痛苦的时候割舍不下,却在想放弃的时候坚守了下来。”

  

  “昆剧对人物的刻画更细腻,我演英雄,演公孙子都,需要很多功夫以外的修炼。”

  林为林9岁的时候,就爱上了英雄的角色,只要谈到哪个英雄人物他就两眼放光。20年前去考昆剧团,也是因为舅舅说昆剧里有英雄的角色。

  他真的把英雄演活了,连《公孙子都》那样的心理戏他都可以拿捏得很准。上半年这部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他坐在片场,气场能影响到每一个人,一颦一笑把导演都震撼了。

  第一次获梅花奖,就把英雄演出气焰来了。于丹说他那时年少,气焰飞扬。《界牌关》一个亮相,雄姿英发,白靠高靴,晃煞多少人的眼睛!摔抢背,翻吊毛,高高叠起的三张桌子上飞腾而下,英雄战死,也是一身掩不住的骄纵桀傲!所谓“少年壮志当拏云”,台上台下,就是这番气概了。

  林为林说起这件事情,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86年的4月18日,当晚7:00,他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颁奖晚会上,《界牌关》在7:45最黄金的时段直播,一下子红了。当年他才21岁,而和他一起获奖的都是他仰慕已久的老师,彭丽媛也是获奖者之一。

  他演过林冲、公孙子都、吕布,都是一挥手就统领几十万、几百万大军的英雄。林为林从10多岁开始就揣摩上了这样的角色,“当时和我一起在绍剧团的是六龄童、六小龄童。我们是街坊邻居,我和六小龄童又是同学,后来到了浙江昆剧团学的是同个剧种,只是他擅长演猴戏,最后转到影视方面,而我一直是武生,演英雄。所学的功夫是一样,下腰、劈腿,但昆剧对人物的刻画更细腻,所以我演那些英雄,演公孙子都,其实需要很多功夫以外的修炼。”

  

  一件褪去鲜丽的颜色,却有着华丽刺绣的袍子,是穿了20年的练功服。

  林为林的助手偷偷告诉我,浙江昆剧团的团长不好当,要处理大大小小各种事情,事情一多他就抓狂,但是一到练功房,他就立马换了个人,亮相翻腾,显然还是很激动。因为昆剧实在是他的最爱!

  要给他拍照,他一点都不会不好意思,相反很专业。有的时候还会指点下摄影师,该从哪个角度拍他。转个身,摆个亮相,把一旁的我们都迷得不行。助手说,看过他表演的女孩子,都会被那个气场震撼到的。

  拿出的是一双白靠高靴,是他的练功靴,套上一件褪去鲜丽的颜色,却有着繁杂而华丽的刺绣的袍子,他说这件衣服是他穿了20年的练功服,上面有淡淡的汗渍。异常熟练地系好,绑上靠旗,一抬腿一转身,一瞪眼,太美了!他说还有一件穿了10多年的练功服,被一个台湾人买去收藏在博物馆了。他咧嘴一笑,略带点自豪。

  拍照的时候问他,于丹的《游园惊梦》里有提起你,她跟你是很好的朋友吧?“对,我们是同辈的,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好像还是高中生,那个时候带她去西湖玩,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能说出那的历史和典故,真让我佩服!”然后又说到了白先勇和《牡丹亭》,“牡丹亭是白先生的一个梦啊!”。

  一边摆POSE,变换着10多个不同的表情,一边说只要是好的东西总能让人看出好来!其实到底哪里好也说不上!反正昆剧就是好!就是有意思!

  记者:江南会的昆曲有去听过吗?你觉得那样的场所伴着昆曲合适吗?

  林:没有去过。不过不管人们是不是真的懂,有人欣赏,就说明好,什么时候去看看。

  

  记者:会不会因为要迎合大众,而对昆剧风格有所改变?

  林:昆曲不灭,有它自身的魅力,至于改变也许存在,比如汪世瑜老师排的《西园记》就很时尚。剧长从三个半小时缩减到两个小时,符合现代人的观赏习惯;把老底子的“上场诗”(上场先唱一段说明来龙去脉)“下场白”(下场用独白总结剧情)全部去掉,用影视中的切光取代,以免观众不耐烦;男主角唧唧歪歪的胡思乱想特别有喜感,很容易让人想起TVB电视剧中有性格缺陷的可爱男主角。不过本质上我们依然坚守最本真的传统艺术。

  

  记者:叶锦添说新版的红楼梦是扒了昆曲一层皮,你怎么看?

  林:传统艺术其实是最古老也是最经典的,比如奥运会开幕式的《春江花月夜》,里边的小生曾杰就是我们这的学生。神六升空的时候,带上太空的10首音乐,其中一首就是昆曲。其实都说明了昆曲的确是个让人着迷的东西。”

  

  记者:都说奥运会《春江花月夜》那段是天籁,您能仔细说说吗?

  林:曾杰是汪世瑜的第四代学生,是他亲手把这小伙子从浙江昆剧团挑到北京去的。虽然只有四句昆曲唱词,其实仅仅是用昆腔来念唐诗;此外,其念法上也与剧场里不同,纯粹的昆曲很优雅,不适合广场演出,所以曾杰的表演就有所改良,声音要大气。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假日 PEOPLE|人物 D0009 “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 2008-10-31 城市假日d00092008-10-3100017;城市假日d00092008-10-31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