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这个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的国家,对于大多数杭州人来说相当陌生,最多也只知道那里是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科菲·安南的家乡。那里盛产黄金和可可,终年高温,2/3人口收入低于平均水平,而这其中的1/3人口生活贫困。
我国首次选派志愿者赴加纳服务刚刚结束报名,明年2月,就有10名杭州志愿者要去那里开展为期一年的汉语、农业教学服务,也让大家开始关注这个神秘的国度。加纳,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呢?
因为工作的关系,Helen在两年前去过加纳,以下便是她的加纳印象。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原来非洲在我的印象中就是贫穷、落后、炎热、疾病和黑色人种。但这次旅行改变了我对非洲的印象,多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记得走之前朋友多次叮嘱我,一定要打预防针(现在看来如果你不去非洲的乡村、偏僻之处,打不打都没事)。还听说非洲的蚊子比鸟大,而且比国内的蚊子厉害一千倍,还会传染致命的疾病,所以我准备了一堆备用药,清凉油、风油精、灭蚊器、蚊叮水……呵呵,其实这一切都是多余的,我在非洲的一个月一只蚊子也没看见,后来回国的时候那些药都送给非洲人民了。防晒霜、长衣长裤也背了一包,帽子、眼镜也都带上,主要是为了怕晒成非洲人——这些倒是必须的,虽然我去的季节是西非的冬季,但因为离赤道很近,那里还是很热,紫外线很强烈,一会功夫就能把你烤成大虾。
加纳虽然穷,
但高级酒店和餐馆不少
加纳没有自己的航空公司,我们是先从北京飞到英国,然后坐英航的飞机大约6个小时就到了加纳的首都——阿卡拉。飞加纳的航班很少,一个星期也就几趟。
一下飞机就感觉到了贫穷的气氛:所谓的首都机场又小又破,还不如我们这里中小城市的机场,机场人员工作效率也很低,整个大厅里排满了通关的人。拿行李的时候就更别提了,我们已经在通关的时候等了40分钟,到行李区拿行李时,行李竟然还没出来。
不过,入住的酒店还是很棒的,离机场很近,听同事说加纳虽然穷,但高级酒店和餐馆还是不少,这是因为加纳的上层人士大多喜欢西欧的生活方式。但这仅限于上层人士,在加纳,绝大多数的平民都习惯抓食用饭,浓汤配上土豆和米团就是他们的一顿饭了。另外一种常见的食品是Fufu,就是把木薯、山药、车前草捣碎,往锅里加水煮成的,有的时候人们在上面加上点果酱或其他的点缀物,就是一道主菜了。
同事告诉我,在加纳,吃中餐贵得吓死人,一般只有外国人、加纳的政府要员、明星才去中餐馆吃饭,后来看到竟然有59000(加纳币,当时折大约RMB52元)一个的“宫爆鸡丁”,别的菜就不说了,难怪那些在加纳开中餐馆的人都发了。
首都阿卡拉印象:
沿路都是头顶货物的小贩
说实话,阿卡拉实在不怎么样,到处是低矮的建筑,满大街头上顶着货物沿街叫卖的小贩,加上毫无秩序的交通,让人很难将其和首都联系起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宾馆的门口叫了一辆的士准备游览阿卡拉,的士还是奔驰的,不过已经很破了。后来才知道,阿卡拉街头很多奔驰、宝马的出租车都是各种零件组装的。打的前一定要先和司机商量好价格,他们见你是老外就会抬高价格,然后带你在城里兜圈子,因为车上是没有计价器的,司机也不会给你小票,被宰了你也没有地方投诉。
我们搭的那辆的士的司机,在我们上车时说带我们去首都的商业街逛逛。去了才知道,所谓的商业街只不过是一个破旧的农贸市场,还赶不上国内热闹的菜市场。后来我们得出了个结论:他们那里的人都不喜欢开店做生意,也不在街头摆摊,不管什么东西就顶在头上到处兜售——一路上,我们就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清一色都顶着各种水果、手工艺品在贩卖,以妇女居多。加纳的妇女都特别胖,我同事笑着说:“我觉得一个加纳妇女基本上都有你三个那么肥。”真的不夸张,我95斤,在他们那里简直是“豆芽”。可能因为他们的主食主要是木薯,长期吃就容易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