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20版:泛阅读
3  4  
PDF 版
· 这些怪问题
下面请松鼠作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什么万艾可是蓝色的小药丸
为什么口袋里的耳机线总缠到一块
为什么从冰柜拿出来的草莓比巧克力冷

这些怪问题
下面请松鼠作答

文/本报记者 金丹丹
  这本书有个干净而好看的封面,和一个古怪的名字——《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什么跟什么啊,玩通感啊。

  当好奇心诱惑你打开它,你会发现小时候第一次读《十万个为什么》的惊艳感在心中涌动。那些你曾私下里琢磨千百遍而又偷偷沉淀到细碎生活里的大小问题,还有你根本想都没想过的好玩的为什么们,比如口袋里的耳机线为什么总缠一块啦,同样在冰柜里拿出来的,草莓为什么要比巧克力冷啦,有一帮子自称来自“科学松鼠会”的人都会帮你解答,用流体力学、社会学原理这些听上去就很靠谱实际上更地道的科学原理。

  他们叫自己“松鼠”,因为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他们希望能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领略到科学的美妙,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鼠首”姬十三

  

  松鼠会是这样一群人的集合,他们没有什么功利心,仅仅是出于热爱科学,在互联网上书写科普,他们有自己的入会规则,他们的文章很专业,他们的见解经过众多爱好者的火眼金睛。互联网技术得以让一篇文章由数以百计的人参与完成,参与者可以遍布全球……

  当科学松鼠会的十几个“松鼠”带着滚烫出炉的新书来杭州做读者见面会时,浙大西溪校区的晓风书屋完全被挤爆了。好些人只能撑着伞,站在书店的布满水汽的玻璃墙外面,对着里头讨论得热气腾腾的“松鼠”们滴口水。这一刻你会有点恍惚,科学此刻不是课堂里叫人头晕目眩的繁琐呆板公式,而好像一下子从一个套装死板的四眼中年女变成了妩媚动人的妙龄女郎。这些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讲述科学原理的理工科博士们,不仅不呆不迂,还幽默风趣、妙语连珠。

  “把科学评论、报道写得好看、有意思。”是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对科普写作的要求。姬十三的大名,对很多热爱科学文章阅读的人来说都是如雷贯耳,松鼠会的前世今生,和这位老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和老鼠脑袋打交道的

  复旦神经生物学博士

  2004年的姬十三,还在复旦大学读神经生物学博士,整天“和老鼠脑袋打交道”。然后有一天,泡在实验室的姬十三因为好玩写了一篇关于猴子博弈实验的文章,又找了一堆杂志的E-mail群发投稿。很多天后,《牛顿科学世界》的主编唐云江觉得文章颇有新意,回了信,修改后发表了。

  姬十三就这样开始了他的科普专栏写作。于是很多人开始在《新发现》、《外滩画报》、《时尚健康》等报刊的科学专栏上见到这个名字,拜倒在他的幽默清新、简洁明了的风格下,实实在在成了粉丝。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姬十三大概是个和连岳差不多年纪的大叔。其实姬十三也不过是1977年出生于舟山的年轻松鼠,娃娃脸,有酒窝和虎牙,镜片后面是通红的眼睛,据内部人士透露是因为没有觉睡。瘦,喜欢托腮思考和讲冷笑话。

  现在的姬十三,主业是全球知名的百科类网站——美商百科全书网站的中文版博文网编辑,而他更多的时间,给了松鼠会。

  松鼠会是怎么来的呢?

  三四年前,刚开始科普写作的姬十三经常觉得孤单,常见到的作者就那么几个,玩杀人游戏都不够。2007年末,姬十三面临毕业,10年的科学训练,3年的写作,是要沿着前人走过无数遍的路子继续搞科研吗?研究室很枯燥,一眼就能望到头,而姬十三的理想是,和连岳一样:有老婆,有无敌海景,有自由。索性豁出去了,做科学知识的传播也很重要,况且,爱科学又写一手好文章的,太少。于是,这个高中文科全年级第一,理科年级第五,义无反顾做了理科男的姬十三,这次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非典型性的科学工作。

  姬十三建了一个google group,打算将之建立成一个业余同行交流的平台,做一些科普业内的资讯交流。最初想叫“胡桃夹子”,可惜已经被注册了,后来想到“松鼠”,同样也是嗑开坚果的意思。

  随后就是开豆瓣组,做“皮条客”四处拉人。经常会去别人的博客上晃悠,看到合适的就拉进来。去年3月,姬十三去了北京,做了科普撰稿人。

  4月底,在北师大天文系博士Gerry的技术支持下,松鼠会的群博诞生,“松鼠”们在这个博客上发表文章、解答疑问、提出问题让读者参与、举办各种“品尝科学之美”的活动,松鼠会渐渐丰满起来。这个被姬十三自豪地称为“中文科学博客新起点”的松鼠会群博,获得了2008年德国之声博客大赛“国际最佳博客”公众奖。

  123只“松鼠”在行动

  “科学松鼠会”是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现在载入花名册的“松鼠”已经有123个。他们是大学副教授、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科学记者编辑,和一群有科学背景的公司白领。姬十三说,他希望松鼠会一方面成为培养科普工作者的平台,在不断的写作、修改中进阶为成熟的科普作家;另一方面,它会是一个媒体,传播科学知识,解答科学疑问,你不懂,我慢慢说,还不懂,我再说。“松鼠”们都是一肚子好心肠,十分有耐心。

  现在的松鼠会,有几个固定的活动版块。小红猪小分队,翻译“鬼子的秘密文件,将破译事业进行到底”。小姬看片会,囊括Discovery、BBC、National Geographic、NHK、PBS等强大的国外科普大片,每月一次分享科学视觉化饕餮大餐。达文西行走中队,去那些听也没听说过的、想也想不到的、不对外开放的,和科学搭边的场所,比如“春游”复旦大学医学院的解剖标本室。张撞鹿读书会,一起阅读讨论与科学有关的人文类图书。还有最受欢迎的,和读者一起打造一位真正的“问不倒”先生——Dr.YOU,“松鼠”提出问题,由读者来解答,像机器猫的口袋一样应付所有疑难杂症。

  这本新书,就是科学松鼠会的一个精选集,选入有趣好看又不那么深奥的文章六十余篇。连岳在新书序里说,为什么看松鼠会的科普呢,因为感觉到除了有知识,还有爱,还有同情心。这也是姬十三希望松鼠会到达的方向。

  姬十三描绘了这样一副颇有江湖气质的场景。一位身怀理想绝技的江湖高手,在隐匿多年后决定复出,在乡间燃一缕狼烟,消息被传递至村庄、城市、山区和荒漠。那正在田间耕种的老汉,街头被人欺负的小贩,喝酒赏花的公子哥,原来都是默默隐忍的江湖高手,他们伸个懒腰,挺起身,念叨着,“该出发了”。于是,这群江湖好汉,都成了一只只聪明俏皮可爱又勤奋的松鼠,未来的图景也许渺茫,但已然展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假日 泛阅读 B0020 这些怪问题
下面请松鼠作答
文/本报记者 金丹丹 2009-3-13 城市假日b00202009-03-1300010;城市假日b00202009-03-13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