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股指持续反弹,基金收益也水涨船高。广大投资者都盼望着能在这一阶段从基金身上收益一把,基民们一见面,都互相问候“今天你分红了没”。
对于广大基民来说,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基金分红的高峰时间。在基市中一直有着“最牛基金经理”之称的王亚伟所掌控的华夏大盘精选,更是派出了6482万的大红包。基民们盼了一年,终于算盼到了“红包”时间。
今年你瘦了
手头有只债券型基金的小王,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因为市场一直低迷,而鲜有关注。他得到消息,自己持有的这款基金要在这个月分红了,这让他为之一振,“我以前都没买过基金,这还是我买的第一只基金。因为当时投入的资金并不多,加上之前几个月走势一直不好,我就没多看,没想到竟然说要分红了,真是喜出望外啊。”
其实最近一两个月,基市中频频传出分红的消息。据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至今四个多月时间,共有70多只基金进行了分红。其中,债券型基金有40多只,几乎占了全部分红基金的七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股型基金,尤其是部分老基金,则略显“囊中羞涩”,进行分红的只有20多只。进入四月,基金的分红密度加大了,有近30只偏股型基金在这个月集中分红。
理财师余丁文指出,今年以来有不少基金进行了主动分红,在数量上虽高过去年同期,但由于去年股市的惨淡情景仍历历在目,今年分红的基金在绝对数量和金额上比去年同期已显得分量轻了许多。
余丁文调出一组数据:去年同期有差不多50只基金约2200亿份基金单位分红,分红总额达到约380亿元。而目前的70多只基金,其分红的基金单位约2000亿份,分红总额却只在12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今年多款基金分红所派发的“红包”较去年同期瘦了不少。
在这股分红热中,最大的特点是债券型基金超过股票型基金,成了分红的主流。究其原因在于,去年以来的熊市,单边下跌给债市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债券型基金受益于债券的牛市而显出优势,具备了实施一定规模分红的条件。特别是近两个月来债券市场有明显调整,也促使债券型基金通过分红让广大基民能看到、拿到钞票。
另外,除了债券型基金,今年的次新偏股型基金业绩也表现突出,在分红基金的阵营中也格外突出。
现在要选的分红方式
对于基民来说,现在进行分红的基金是否就更具投资价值呢?
余丁文说,基金分红需满足其分红的条件: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基金当年的收益需先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后,然后再进行当年收益分配;如当年投资亏损的话,则不进行收益分配。
由此可见,进行分红的基金往往都是业绩相对较好的。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进行大规模分红并不那么简单,还涉及到分红的选时以及基金公司借分红进行持续营销等目的。
在大批基金进行分红之时,也出现了不少异样的声音。不少基金经理露出口风,所在基金的分红是一种规避今年债券市场可能存在风险的有效手段,一来能为投资人锁定部分投资收益,二来还能满足机构投资者合理避税的需要。从他们的口中不断听出有撤离债券市场的迹象。面对基金公司这样的分红动机,基民该如何防忽悠呢?
中信银行理财师王昶认为,基民在选择分红方式上需要区别对待。“现阶段偏股型基金投资者选择现金分红没有必要。”他觉得目前偏股型基金分红,主要还是借助三、四月份市场回暖的时机,并不是想通过分红来获利,况且目前还是市场反弹的初级阶段,投资者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仍存在。
对于债券型基金的分红,王昶则建议基民选择现金分红,因为今年债券市场震荡加大,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可能面临较大的下滑。
分红多未必就好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余丁文认为,此前市场的大调整为股市出现向上的空间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所以,现持有业绩较好偏股型基金的基民们,选择红利后再投资,虽存在着一定短期风险,但从长远来看,获取较大收益的几率是很有可能的。
而在选择基金上,余丁文提醒投资者,不是说分红越多的基金就越好,也不是说不分红的基金就不好。拿巴菲特来说吧,他从来不分红,但他最后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却是最多的。在市场处在长期的牛市的情况下,基金定期做分红的话,这基金实际上是强制降低了你的收益。基民在选择基金时,应该多看看该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而不是看它分红。
另外,基金投资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基金分红,二是基金买卖差价。前者主动权在于基金公司,后者主动权则在投资人手中。但无论是分红还是买卖差价,本质上还是在于基金净值的上涨。所以,投资者要知道基金的赚钱不赚钱,不在于分红,而是由基金净值所决定的。在市场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不分红的基金比分红的基金能赚得更多的收益。但如果市场下跌的话,情况就正好相反。
有不少投资者往往认为,赶在基金正式分红前抢买基金,能马上获得收益。其实根据分红规律来说,分红之后基金净值会相应降低,如果分红后净值涨了,还有得赚,如果跌了,则会赔上不少,所以说,基金分红的本身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直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