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京!南京!》制造热浪之后,又一讲述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拉贝日记》也搭上了这股热潮,但是这部以中、德、日三国院线为目标的中德合拍巨制《拉贝日记》可没有陆川的《南京!南京!》幸运,观众口碑不及“南京”,票房也差了一大截。
〉〉班长发言
其实已经没有多余的神经再一次经受“大屠杀”类影片,好在《拉贝日记》从剧情安排、配乐、色彩以及感动点都特别西方,是我们熟悉的好莱坞模式,所以没有看《南京!南京!》那么精神煎熬。想起来陆川曾经放下狠话说“《拉贝日记》从来不是我的对手”,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首先从影片主体看,拉贝这个人绝对就没有“南京”里那些用自己力量进行抵抗的老百姓来得有说服力。有人把拉贝比作辛德勒,陆川这样说:“辛德勒是作为犹太人的对立面来拯救他们,但拉贝不是,他是第三方,不是当事者,在屠杀开始之后两周他就带着20箱中国文物颠簸,仔细看他的日记,过节他还吃火鸡呢,他和辛德勒没法比。如果出现了一个日本人救助当时的中国人,那就和辛德勒比较相似,和辛德勒的意义也比较接近,但拉贝是个德国人,是个第三方。”而影片中的其他角色更让人觉得茫然,比如张静初,她还牺牲颇大拍了强暴戏,但事实证明,她的角色存在的意义是零。
宣传上更是,《拉贝日记》从年初就确定在今年的“五一”档期上映,而《南京!南京!》原定的上映时间是7月7日的暑期档。后来,负责《南京!南京!》发行的中影集团营销分公司看到“五一”档影片较少,于是,紧急把《南京!南京!》调到4月22日上映,抢在《拉贝日记》之前一周上映,并为《南京!南京!》投入了上千万元的宣传经费,连续在十几个城市进行首映和推介宣传活动。这一招为《南京!南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票房效果。《拉贝日记》上映一周的内地票房仅是“南京”的十分之一。《南京!南京!》的高票房当然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影片独一无二的话题性,除影片本身外,导演的处理手法,更是引发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与矛盾争议,这样的争议,造成了更加激烈的话题,从而保持了影片持久的关注热度。有些单位甚至把该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组织全体观看。而《拉贝日记》则永远是第二选择。
《拉贝日记》若要像之前《叶问》那样在大片中求生存,唯有卯足了劲挣口碑。但要想在票房上超越“南京”,很难了。
〉〉小班评分
经典之后再无经典
暮月 男 6分
为这样的片子写点字儿总让我纠结。像这样几乎被举世认可的题材,你说一万句好话也只是拥护它正义的一毛,你再怎么唱赞歌也会淹没在齐声大合唱中。
人物上,我也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对于拉贝的不得善终有着自己的理解,是否真的史实还是人为拔高暂且不谈。情节上,容我不客气,琐碎交代过多,心理变化刻画过浅,历史影像以及口述的表达没有更为震撼地再现日军的残暴以及突出安全区的重要。插一句,张静初是来干嘛的?以及那似有非有的爱情抑或是崇拜……
君特·格拉斯承认他的党卫军身份,说是当时的一种“自觉”,当然也有些人说这位老人是为了那本《剥洋葱》的销量借题炒作,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良知的回归。对于拉贝,我不做评价,历史自有公道。总是习惯于将这类影片与《辛德勒名单》作比较,毕竟,经典之后,再无经典。
远不如《南京!南京!》
杨宁 女 7分
《拉贝日记》,外界形容它为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我认为夸张了点。我之前看过了《南京!南京!》,总免不了两部片子进行比较:最早看完《南京!南京!》时,我还不敢说这部电影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最好的,当时我想《拉贝日记》应该会拍得更好些,但看完之后,我觉得《拉贝日记》还远不如《南京!南京!》。
重点说内容上,基本是以拉贝的日记为线索,从一个商人,一个纳粹党员,到一个国际友人,从保护难民到构建安全区的一段历史经历,不过电影加入了当今影片惯用的情感生活路线,辅助了拉贝和妻子的一段感情线索,这样倒是更能被西方观众接受,但张静初与丹尼尔·布鲁赫的暧昧情感线索添加得也太牵强做作了。首先说张静初在面对日本人的强暴、屠杀的时候是表现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冷静,在闯下大祸之后甚至还若无其事地和德国小伙子谈起了恋爱,仿佛战争于己无关,这样的细节让配角抢了主角的光,实在说不过去。
关于暴行比较多是屠杀场面,但大多是屠杀后惨状或者侧面拍摄,没有特别明显的血淋淋镜头,对于女性的迫害呈现得很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和《南京!南京!》反差这么大。
总之电影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缺少对战争的反思和痛斥,太多的塑造英雄,整体的电影品质一般,在配乐剪辑方面突现出西方电影的优点,但是还是略显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