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5版:城中事
3  4  
PDF 版
· 云南“花花小学”的
80后杭州女校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云南“花花小学”的
80后杭州女校长

文/本报记者 褚睿雅
  5月底,在杭丝联的蜜桃咖啡馆,偶然遇到一次拍卖会。

  拍卖的东西都很普通,有的是旅行时买来的首饰盒,有的是手工制作的手链,有的是市场里淘回来的小玩偶……

  严格来说,这是一场义卖。因为拍卖的物品都是杭州一群驴友们无私奉献的,拍卖款将全部捐到云南一所名叫“四十朵花花”的小学里。

  这“四十朵花花”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一群杭州的驴友自筹资金,远赴云南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自己动手,历时几年建成了一所小学,他们用四十驮村的谐音,以及学校刚成立时学生的总数,给这个学校起了个另类而好听的名字——“四十朵花花”。

  说起“四十朵花花”,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寿姗姗,她是这个学校的第一任校长。

  80后女孩联合驴友

  造起一所花花小学

  寿姗姗,这个80后的女孩子有一个很帅气的网名,叫“阿六”。旷野之风的论坛里有她的照片,被高原的阳光晒得黝黑,但笑得很灿烂、很纯净。

  拨通阿六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大理。去年9月,她卸去了花花小学校长的重担。虽然不是校长了,但杂七杂八的事情却怎么也放不下,谁让这“四十朵花花”是她看着一点一点成长起来呢?

  是的,如果没有阿六2004年的那趟旅行,就没有今天的“四十朵花花”小学。那时候,阿六去云南旅行,很偶然的,她闯进了位于三江腹地的云南维西四十驮村一个破旧的教学点: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校舍已经飘摇欲坠,全校30多个学生只得挤在一间破落的泥坯房中上课,惟一的代课老师叶老师是村里以前的兽医,孩子每天上学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即便是这样,这里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上学迟到的,这里的家长也把送孩子上学当作一件大事。

  看到这一切,阿六就再也无法转身了,“也许我们做不了太多,但至少可以想办法让这些孩子安心地坐在教室里上课。”

  回到杭州后,阿六就和一帮玩户外运动的驴友们商议起在四十驮建新校舍的事情。筹集、募捐资金、与当地相关部门接洽、买材料、与村民商量造校舍事宜……从未接触过这些事情的阿六,就这么磕磕绊绊地开始了学校的建造。从没有接触过教育这一行的她一肩担起了管理和教学的重任。

  半年后,校舍建好了。阿六一直是小学的校长,志愿者则一期一期地轮替。杭州的后援团成员在业余时间为小学募捐,支持着学校的运行。

  

  下山后不敢再吃土豆

  妈妈催她去美容院

  学校刚成立的时候,40多个学生,4个年级,4个老师(一个当地的代课老师,三个志愿者),有20来个住校生。住校生和老师的吃饭问题是在学校里解决的,因为找不到会做饭的杂工,阿六她们只好身兼伙夫了,每天中午下课后赶着烧饭。每天的菜基本是固定的:肉骨头炖大白菜或土豆,或者炒土豆丝。

  吃了三年土豆,彻底把阿六吃怕了。虽然在山上的时候不觉得怎么样,但下了山之后,她就再没吃过土豆了。

  吃得清淡,光照又很强烈,问阿六,那三年,是不是整个人黑黑瘦瘦的?阿六说,黑是肯定的,那边光照强。不过她不怕黑,有时候她还会刻意去晒一下。黑么,健康!可是,她妈妈就不这么认为了,每次阿六回杭州,妈妈总是催她去美容院,太黑了!在山上待着,因为生活规律,大家饭也吃得多,所以基本上每个志愿者都长胖了。其实,一开始阿六的妈妈是反对女儿去支教的,可是感受的女儿在这个过程得到的快乐,就同意了,并且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女儿。5月底的拍卖会上,妈妈也去了,还带去自己珍藏的画参加义卖。

  在山上时,志愿者们周末也没得休息的。每个周末,他们都要去县城里采购一趟,买足一个星期的伙食,车子运回来放在村口,到星期一早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背回学校。

  因为有杭州后援团的支持,花花小学在当地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学校了,附近几个村子里的学生也都并进了花花小学。这么一来,老师的压力就更重了。除了课时增多以外,接送学生的任务也更重了。到周末的时候,住校生回家,一般都是一个村一组,一组两个老师送回去的,父母到村口接。有的孩子住得远,单程就需要走4~5个小时,去的时候上坡路,慢点,需要四五个小时,回来的时候下坡,快点,三四个小时,老师一天要走8个小时。

  阿六一直都说山上的条件还好,不怎么辛苦。或许是因为找到了心灵的香格里拉,所以,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花花小学急需招募志愿者

  在建四十朵花花之前,阿六在杭州的一家公司上班。问她是不是特地辞职过去的,阿六说不是,在那之前她就辞职了。

  阿六告诉记者,其实也不要把志愿者拔得太高,她一开始的想法也就是想做点快乐的事,而不是想去奉献什么。“这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种难得的体验和经历。”

  阿六说,她在四十朵花花得到了很多快乐。看到孩子们的转变,比如,再也没有孩子因为要上山采菌子而不来上课了;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电脑,并且通过电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能说很流利的普通话了;会说英语了……“我们也许没办法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改变,但至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外面世界的窗户。我们并不知道所做的一切到底能对西部的教育发展起多大的作用,但起码我们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几十个、几百个孩子,让他们安全、安心地在教室里上课。”

  虽然是希望小学,但很明显四十朵花花小学并不缺钱。组织成立花花小学和在后援团服务的都是在杭州年轻人圈子里的活跃分子,有足够的能力给花花小学经济支持。事实上,与周围的学校相比,花花小学的确也是硬件条件好的学校。

  目前,最让阿六他们焦急的事情是:招募志愿者。快放假了,有些志愿者的支教期满了要离开了,他们需要新的志愿者来支教。今年,他们至少要招募6名志愿者。要求是:至少能支教一年;身体健康;要认同阿六他们的心愿和信念:实实在在地为西部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做些事情,这也是阿六他们招募志愿者的原因,他们不想仅仅留下一座建好的学校空壳,而是要给他们实实在在的支持。

  有愿意去支教的志愿者可以上旷野之风论坛(http://www.kyzf.net/)和阿六他们联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假日 城中事 B0005 云南“花花小学”的
80后杭州女校长
文/本报记者 褚睿雅 2009-6-5 城市假日b00052009-06-0500018;城市假日b00052009-06-05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