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十末三十出头的人来说,凡人是个符号,万寿亭1号,凡人咖啡馆,老板李加文可能没有想到,15年后的今天,那个100多平方米的地方已经不仅仅是杭州的文化标志之一,更成了一代人的记忆。在那个咖啡馆酒吧风潮并未真正盛行的年代,白天主要做咖啡,酒吧是夜场,还有经典的老片子和小众文艺片播放,早在几年前它就把如今第三空间的模式全部尝试了遍,它不止是休闲场所,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标榜。
今年六月,“凡人”进驻滨江,最有艺术气质的天寓楼下,李加文带着他的“凡人乐墅”正式驻扎了,大大的一个红色繁体简写版“乐”字当作门面。
对杭州流行文化先锋文艺稍有点了解的人都隐约知道,在杭州好像有多个“凡人”,却不清楚个中关系。事实上,“凡人乐墅”这个招牌诞生于四年前,最初是城北杭印路LOFT49创意产业园一个近千平方米的仓库,专注于影像、音乐、服装、雕塑、戏剧等公益艺术展,而它的源头就是李加文经营了15年的凡人咖啡馆,因为致力于当代艺术影像的传播而闻名。
原木地板、黑板墙、放映机……和当年城北loft49的凡人乐墅一样,同样是Loft结构,艺术感极强的同时不知是不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原因,多了一份平实。
按照李加文的设计,这个300平方米的二层楼空间将是一个“艺术发生场”。艺术,总是在人多的时候得来了灵感,那么特别提到的就是4个不同的区域。
走过吧台拉上黑板门,这是一个很棒的聚会场所,里面是个独立的空间,四张白漆木方桌各占一边,也有人喜欢把桌子拼起来合成一张大桌,围坐在四周brain storming。窗台是向外挑出去的,留一块地方小憩,累了在靠墙一边的长椅上随手摘一个彩色靠垫小躺一会儿,目光所及是墙上李加文的私藏红酒,自嘲“湘云醉卧”。
悬挂的木制灯很有意思,是设计师孙云的作品,看中了,可以花几千元钱带回家。
从凡人咖啡馆到loft49的凡人乐墅前身,再到滨江第二代凡人乐墅,地点变了,但是李加文心爱的电影放映一直没有间断。二楼,窗帘放下,大家席地而坐,大屏幕徐徐拉下,文艺青年们甘愿就这样把青春和时光全部投资在光影声色里的人生。
而这个敞开的艺术空间,除了坚持放映艺术电影外,也会不定期举行展览、诗歌朗诵会等艺术活动。
再里头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区域被当作私人聚会地,同样是五颜六色的靠垫整齐地丢放在地上,中间摆一张低矮小方桌。这样的设计其实算不上多特别,但是相比咖啡馆一贯的两分钟约会式对面对模式,独立又不隔绝的小空间正好与80后那些形而上的特立独行派不谋而合。
柠檬水,咖啡,冷气,靠枕,却发现有点儿不习惯,是少了什么吗?是杂志。好像习惯了手边一本画报或是杂志随手翻阅,可是却找不到。经指点才晓得一楼还暗藏一个独立阅读室。
书架很高,三面各一个,想到一幅国外的摄影作品,一个瘦弱的女子蹲在地上翻杂志找资料,背景就是三面高大的书橱。既然标榜了文艺,《城市画报》、《城市中国》、《视觉》这些自然是少不了,无意中还翻出现在已经绝版的《字母》,是那个时代领先的时尚杂志。
很多人都有星巴克理想:开一家不带餐的咖啡馆,然而在现实压力下,却又不得不往餐厅方向发展,也被理解和认同。但是李加文仍在坚持,menu上仍然以酒水为主,光威士忌就有16种,香槟、鸡尾酒、啤酒、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品种繁多,咖啡和饮料只是作为附件,外加几样简单小食。
下午1点开始一天的艺术经营,凌晨2、3点,夜生活结束。有这样一个地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喜欢,主人李加文也看好滨江艺术人群的热情,但是他想的是:当代艺术空间究竟能不能在以传统文化著称的杭州,争取到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