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企业的调研,除了对一些基本财务指标的了解之外,还要了解从企业管理层到普通员工的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例如在2003年五粮液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面对众人的提问,王国春董事长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意):“我坚信,笑到最后、最欢的就是五粮液的股民”;2004年度五粮液股东大会,王总又说:五粮液前几年一直是在(技改)投入,从现在起,五粮液是到了摘果子的时候了;今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大会上,王总又说:现在,有很多国外的基金都在谈要来控股五粮液事情,而且都出了“高价”来购买股权,但都被谢绝了。他说的大意是——像五粮液这样的企业,达到一定的投入资金量后,每年就都能不断地赚钱了,就成了股民的“印钞机”。
我去宝钢调研,接待我的人说:他们公司研究投资,结果研究来研究去,回报都不如买宝钢的股票合算;
我去盐田港调研,接待我的人说:出了我们这个“港区”去外面投资,要赚100万是那么难,竞争行业赚钱实在是太难了;
我去江中制药调研,接送我去厂区参观的司机跟我聊天,我问他对自己的企业有没有信心,他说“当然有”,他说他们企业在江西省是数一数二的好企业,而他自己也是亲眼看着江中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小小的校办企业成长到今天的。他举例说,他们的制药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本来外国人可能想通过卖给他们设备赚取设备维修及配件的钱,但是几年下来,他们并没有赚到这个钱,原因是“我们的人已经把他们的设备搞透了,现在都已经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了,而且搞得比原装的还要好”;
我去黄山公司调研,他们的普通员工纷纷对我说:“现在看来,出了山的投资都是不好的”;
我还记得,2001年我去山东的一个电力公司做调研,接待我的人总是一个劲在强调现在煤价都在涨,企业成本增加。虽然他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公司如何如何,但是通过他的这些言语,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赚钱不轻松,而且对企业未来盈利信心不足。连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企业,又如何能让别人有投资信心呢?
通过跟这些企业员工或者是部门主管的接触,我们还能亲身体会到一些企业经营上的变化。正如今年上半年,我去新兴铸管调研的时候,接触到一个分管产品物流的经理,我问他:“最近你们忙不忙?”他的回答是,近来他们特别忙,因为用户都要让他帮忙,安排运输,这跟以前的情况完全不同。正是这么简单的信息,我也能够嗅出一些企业经营的状况,这当然也是一种参考了。
另外,针对中资银行竞争力的问题,我先后去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招行网点办事(也算是调研)。去这些网点的经历,让我体会到招行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受到了他们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事实上,给我的感觉是:有些外资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还没有招行好,而且外资银行还每次都要收取我认为很高的服务费。不过,我还是认为:中资银行服务收费也是迟早的事。
到你投资了的企业去看看吧。亲身感受对投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以上只是我和企业的肌肤接触的一部分。但就是通过这些接触,已经能够让我体会到企业经营情况,甚至管理层对企业经营的“信心”以及未来经营的想法。再加上一些企业经营的财务指标(最终都是财务指标的反应),我就能够基本上做出对这个公司是“买入”或者“卖出”的决定,以及“买入”与“卖出”多少的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