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知道,赫赫有名的龙井茶为什么会这样清香甘醇。
一直也很想了解,从树上的一片嫩绿的叶芽,到杯子里的一片茶叶,“龙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华丽转身”?
戴着葛老汉花2块钱从村小卖部里买的草帽,我沿着羊肠小道跟着他的脚步上了山。远远地就能感受到绿色的魅力,一片清凉,一片香。
葛老汉不愧是爬山高手,他腿脚比我麻利得多,遇到有坎的地方,还回过来拉我一把。
上午十点的阳光,已经有点火辣辣的了,刚开始没感觉到,等到爬上半山腰,才发现已经汗湿了一片。
采茶太辛苦
原本以为采茶很轻松,上山采了以后才发现,这实在是个辛苦活。
“姨妈”耐心地教我:采茶的招式一般是这样的,箩筐背在左手边,两只手齐上阵,动作要又快又狠,看准茶芽赶紧下手。掐的时候要选准“尺寸”,掐一厘米半的样子就够了,这样茶叶才会外形漂亮。采茶的时候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采,要边挪动身子边采,这样可以保证采的每一棵都是最嫩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要紧盯着茶树。
就这样,采了5分钟以后,我的汗已经顺着额头往下淌;10分钟以后,我可怜的颈椎已经隐隐生疼,浑身好像有小虫子爬过一样痒得难受,还有我的胳臂,已经有点酸了,手指甲也被染上了黑绿色。
忽然,我很能理解葛老汉的两个儿子:采茶真的是太辛苦了,纯力气活,又机械又枯燥。
折腾两个小时,炒出36克茶叶
一上午的采茶还是有收获的,我的箩筐底部已经铺了一小层茶叶了。既然是自己亲自摘的,为何不把它变成茶叶做纪念?
葛老汉很乐意教我炒茶技术。他给我戴上炒茶的白手套,从箩筐里抓了一小把,手把手教我。“茶叶要平铺在锅底,用手掌按住茶叶,沿着锅底快速滑动,最好是沿着一个方向用力,劲要均匀。”
炒了两把,葛老汉实在看不过去,干脆亲自炒了起来。第一遍炒制花了半个多小时,鲜嫩的茶叶变了颜色,但是还没完全变干,有些茶叶因为我的手法不对,被我碾碎了,葛老汉连说可惜。
炒到第四遍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的样子了,茶叶终于变成了干扁形,闻起来很香。到底是自己炒的茶叶啊(虽然葛老汉帮我炒了大半),我特别珍惜,捧在手里闻了半天。然后,心满意足地找来锡纸袋子,小心翼翼地从锅底弄出来。一称,居然有36克,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