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几家银行采访,留意到一个共同的现象:理财师变得特别忙。以往,采访理财师几乎不用预约和等待,现在非但要预约,到时间了再等几分钟乃至十多分钟也变得正常。“最近忙了很多,来的客户越来越多了,询问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样。”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理财中心一位理财师说。有关近期银行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的咨询,就是其中一块。
据不完全统计,仅刚刚过去的7月份一个月,各家银行(以商业银行居多)推出的理财产品总量,就超过了20款,几乎每天一款。而以往,每个月理财新品的数量大多维持在10余款上下。
越来越多的新品,加上越来越丰富的挂钩产品,使投资者常常一头雾水——
理财产品数量陡增
“按照惯例,七八月间应该也是投资市场的一个淡季,比如楼市。不过,今年都例外了。”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理财师阮肖林笑着说,“楼市跟天气一样热,其他的投资市场也是,银行理财产品不知道是不是沾了光了。”
他说的是,进入7月份以来杭城各家商业银行燃起的一股“推理财新品热”。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新品总量超过了20款。而之前几个月,每个月理财新品的数量大多维持在10多款左右。“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QDII业务限制的放开。”招商银行阮肖林认为,“因为这一业务的开放,很多银行对港股的投资也越来越多,这直接导致了理财产品数量的激增。”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我们对近段时间推出的理财产品作了个初步的了解,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产品均与海外市场挂钩,比如港股和境外基金。其他的则分别与债券、信托、股票表现等挂钩,还有一部分,则是打新股产品。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除了数量激增之外,挂钩的标的物也越来越丰富了。除了港股、境外基金之外,像指数、票据、信托、艺术品等等,也都成了理财产品的挂钩方向。”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理财经理郭剑说,“这很正常。我们常说,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物。挂钩的东西越来越多样必定是一个发展的趋势。这也是投资市场不断细化的结果。对投资者而言,这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要求,就越来越高了。”
挑选购买注意四大风险
“现在有很多投资者比以前要专业很多。购买每一款理财产品,他们会把相关的问题很细致地问一遍,包括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预期收益等,完了之后还会要求把产品说明带走再研究。”阮肖林说,“不过,也有很多人还是老样子,听理财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根本不了解就决定买某款理财产品。结果,弄到最后很多人是失望而归,因为根本没有拿到想象中的收益。而对产品的了解与否,在理财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不能否认,一些银行人士在为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关于不好的方面,还是会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
阮肖林建议,在众多理财产品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一款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风险:
“首先是市场性风险。挂钩的标的物越来越丰富,那么每种标的物自身的风险和收益状况怎么样呢?比如挂钩期货和境外股市,这本身就是两个风险比较大的市场,相关理财产品的风险也必定比挂钩债券的要高。其次是汇率风险。这个对一些固定收益、保本产品显得更加重要。假设某投资海外市场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8%,虽然单看这个数字也不错了,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汇率换算等其他因素,可能实际收益率只有4%左右,这就不合算了。然后就是流动性风险。购买相关产品时,一定要对是否可以提前赎回、是否可以质押等问题了解清楚。”
除此之外,因为挂钩标的物范围的扩大,投资者对每款理财产品挂钩标的物本身也要有相当的了解才行。“比如说你对艺术品本身一窍不通,也不知道古董好还是书画好,最好就不要买挂钩艺术品的理财产品了。”阮肖林说,“随着QDII的开发,证券公司等也将陆续推出新的投资品种,可能还会涉及更多的海外市场。假设某产品投资的是越南股市,那投资者也应该事先了解越南股市的基本状况,才能决定买或者不买,而不能单看收益率高低就草率决定。”
关于收益率的新趋势要留意
在这些近期新推的理财产品中,记者留意到,将近一半的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都超过了10%。“随着一次次加息,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冲击高收益率也成了不得不进行的尝试。否则,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怎么来呢?”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某商业银行相隔十多天推出的两款同样挂钩港股的理财产品,第二款预期最高收益率就比第一款高出了2%。
“预期收益率提高,很多银行已经这么做了。还有很多银行提出了收益上不封顶,或者是用历史数据代替最高收益。”这位业内人士说,“接下来这样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这跟股市、基金市场未来不可预期当然有关系,但是对投资者来说,还是要小心。高收益势必意味着高风险,而‘上不封顶’大多意味着不保本,所以关于这些产品的收益计算方式,一定要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