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但斌聊投资,是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这位国内私募基金的核心人物,是个彻底的巴菲特崇拜者,他完全按照巴菲特的思路进行着投资——于是,他在业内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国内复制巴菲特第一人”。
近段时间,股指大跌千点,对股市的怀疑和担忧气氛日益浓厚。恰在这个时候,但斌来到杭州。
此行,但斌带来了他的第一本投资札记《时间的玫瑰》——很多人说,光看书名,很难把它跟严肃的投资联系在一起。在杭州停留的短短十几个小时里,但斌说了很多。
〉〉但斌其人
从钳工到投资大师
接触了几个圈内公认的投资大师,发现似乎“大师们”都有不一样的出处。比如林园,最初是个医生。再比如但斌,大学修的专业是体育,第一份工作,是化肥厂供水车间的一名钳工。
从他的投资札记里,我们看到了他最终选择投资的轨迹——
1991年,南下深圳,寄居在朋友家中,四下找工作无果之后,帮朋友打理公司;
1992年底,开始尝试股票投资;
1993年,进入深圳新兰德投资咨询公司担任证券分析师。之后,先后任君安证券与国泰君安证券《财经快讯》主笔、大鹏证券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经理。2004年3月,成立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私募之路。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对他从一名钳工成为投资大师颇多疑问。这次见面终于让我找到了答案——但斌真的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就算到现在,他依旧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了学习上。“每次出门,都要带书,什么书都带,最喜欢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一些名家的书。”他说。
“一路上,他基本都在看书。飞机上看书,火车上看书,有的时候,出租车上也要翻翻。”与他同行的一位朋友如是说。
〉〉印象
无论是吃饭还是聊天,但斌一直满脸笑容,不时引用的例子还让席间笑声不断。邀请他拍照的时候,镜头里的他却始终一脸严肃。“毕竟是搞投资的,骨子里的严肃是抹不掉的。”一旁的摄影轻声说。
的确是个巧合——陪同但斌一道来杭州的两个朋友,跟另一位投资高手林园也颇为熟悉。“但斌跟林园虽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见面之前,陪同但斌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事实上,很早就听林园提到过但斌。那时候,只知道这也是一位投资高手,而且是国内私募基金圈的核心人物。此外,就是他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执著坚持。
在但斌就餐的酒店大厅见到了他,黑色风衣外套,中等个子,一脸微笑。跟私募大鳄近距离接触,听起来总是充满诱惑力。事实也是——刚刚落座,就有人礼貌地发问:“但老师,我最近买了两支股票×××和×××,你帮我看看怎么样?”……
听但斌谈投资,没有太多想象中枯燥的数字和指标,出乎意料,听到了很多关于卢梭、孟德斯鸠……当然,最多的,还是巴菲特。跟他聊天显得轻松,席间笑声不断。“很多人都以为搞投资者肯定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我不这么认为。”但斌说,“事实上,投资,本来就应该是给人带来轻松的事情。如果有人因为投资搞得心事重重、患得患失,那他就不适合做投资了。”
饭后,有人邀请他拍照。镜头里,但斌始终一脸严肃。举着相机的摄影忍不住建议:“但老师,你能不能笑笑?”……
“我有个朋友,2003年生了个女儿,我送他女儿100股茅台做礼物。他看到了,觉得好,也去买了几万股茅台。结果,好像说赚了才不到一块钱就抛掉了,现在后悔了。”
每每跟专业人士聊天,总想知道跟普通投资者相比,这个“专业”体现在哪里。于是,总会问及在他身边的人受影响的程度。谈话之初,但斌倒是自己先“主动交代”了。
“我妈妈也在做股票,她自己的账户,她自己操作。”
“那她肯定做得很好吧?你会给消息的。”一桌子人几乎异口同声。
但斌笑了:“她不听我的,我也不给她什么消息。她反正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她也会听这个消息那个消息,然后跑进跑出。据我所知,她都是亏的。我就跟她说,这么跑进跑出,当运动可以,赚钱是不可能的。要是像我妈这样一点没有专业知识的人都能赚钱了,那还要我们干嘛?对吧?”
投资,多少还是让但斌和身边人的生活跟别人不一样。
但斌的女儿,现在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股票账户。“她才十多岁,所以操作是由我来做的。等以后她有能力自己做了,肯定要交给她的。”但斌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还有一次,那是2003年吧,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做工程的,生了个女儿,我没送别的,就送了他女儿100股茅台做礼物。他看到了,觉得好,也去买了几万股茅台。结果,好像说赚了才不到一块钱就抛掉了,现在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