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我在《活着》里写下了一个名叫福贵的人,现在当我回想这个福贵时,时常觉得他不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而是我生活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位朋友。”2007年,余华曾这么回忆他当年的创作。尽管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1994年曾让葛优拿下戛纳影帝桂冠,因为违规送去评奖,该片至今没有在内地上映。今年,余华的这位“朋友”终于公开在荧屏上露面。在著名编剧谢丽虹的改编下,《福贵》多了温情和喜感的一面。
阴差阳错的一生
百无一用的地主少爷徐福贵出人意料地娶到了十分漂亮、知书达理的米行老板千金陈家珍,却在婚后赌掉了徐家的全部家产。沦为佃农的一无所有的福贵,出人意料地脱胎换骨,开始真正拥有了亲情和爱情。为徐少爷设下赌局的龙二爷,接替了徐家的产业,却怎么也没想到会在土改时被枪决。被拉壮丁上了战场钻进死人堆里的福贵,却阴差阳错地被解放军捡了一条命回来。亲耳听到枪决龙二的枪声被吓得尿裤子的福贵,意外地被评上了贫农,分到了五亩好地。以为炼出钢铁来就可以天天在大锅里吃到红烧肉的福贵,很快就面临大饥荒。刚要出门去逃荒的福贵,却惊讶地碰上了战场上同生共死、现在回来当县长的春生。当福贵把一家的希望都寄托在跑步跑出名次的儿子有庆的身上时,有庆却死于一场意外。因有庆而相爱的胡老师和福贵的女儿凤霞又因有庆的死而各奔东西。聋哑的凤霞刚刚被下乡采风的艺术家发现了她的舞蹈天分,却又因那个时代的政治运动而希望破灭。善良朴实,人缘极好的女婿二喜让晚年的福贵、家珍感到欣慰和踏实,却万万没想到女婿和女儿都接连遭到噩运……
比《活着》更温情
改编之后的电视剧《福贵》一改电影版抑郁的风格。虽然电视剧主体内容未被改编太多,主题也一如既往地采用悲剧色彩。但在电视内容细节的描述上采取了轻松诙谐的处理方式,还原了小说本体的幽默,这与电影版的描述有着天差地别。全剧的内涵也抛弃了电影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以逃避的避世态度面对生活。而是描述主人公与命运抗争,敢于对现状抱有怀疑,对自己的观点坚持,为了改变生活而投入反抗的精神。
通过福贵一生的经历,描写了从1946开始的几十年中国农村的生活画面和时事变迁。一部历史长卷微缩于一人、一家、一地,小中见大,沧桑感、历史感渗透于细节之中。拍得非常质朴、平实,没有大明星,也没有让人眩目的商业元素,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内涵如此丰富的电视剧了。
主演陈创
我比葛优更“原版”
和电影版《活着》的福贵葛优相比,这个电视版福贵,不单很有些葛优的风范,一张看着让人难过的脸,恰如其分地表现着小人物的悲喜命运,也有些葛优之外的天真与可爱之气。
这个“福贵”,有点“傻”并且招人恨。对此,陈创说:“年轻的时候他是有点玩世不恭,有点邪气,但他再坏再傻,也都是一个可爱,观众都不讨厌他,这就是福贵的人缘。他调皮地做着让大家又恨又爱的事,这也是我给自己的表演定的一个基调。”
陈创说,以前就有人说他长得像葛优,所以他一直奉葛优为偶像。这次《福贵》的导演舍弃几位大明星而选定他出演葛优从前的这个角色,让他又紧张又兴奋。他说,葛优的《活着》自己看过几遍,那是葛优演艺登峰造极之作,不用说自己,就是葛优本人想突破都很难。所以,电视版“活着”,自己除了学习模仿葛优一些长处,更想的是演出自己的特点。
陈创认为,他扮演的“福贵”比葛优的更忠实于原著,张艺谋更熟悉北方场景,就把《活着》的背景搬到了北方,而原著作者余华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生活在南方的,他喜欢的不是皮影戏,而是花鼓灯。陈创介绍说,他是学江西采茶戏出身的,身段、唱功都有一些,所以演起来会有模有样,也给福贵添些“活气”。
虽然曾在《美人草》、《龙票》、《宝莲灯》中扮演过角色,但真正出演分量这么重的男一号,陈创还是第一次。对于这次挑战,陈创说他是“有备而来”。陈创说自己的外公其实就是一个“福贵”。
“我的外公以前也是一个少爷,当时小镇一半都是他的,和福贵不同的就是他不赌。不过‘文革’的时候,也是被批斗,我妈妈也受到了牵连,才18岁就被拉去游街”。在陈创接下这部戏的时候,家人都高兴坏了,觉得这对于一个演员是很难得的机会,父母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生活经验都告诉他。演完之后,家人评价怎样呢?陈创憨憨地笑了:“他们夸我了,我父母很少夸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