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2版:重点报道
3  4  
PDF 版
· 杭州“岛民”出行报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私家车“待业”在家,自己每天乘船上下班
杭州“岛民”出行报告
文/本报记者 毛蓉蓉 摄/CFP
  如果说快速路和地铁,会大大提升一个城市的速度,那么,船行水上,则多少会让这个城市回归“悠悠然”——很幸运,在杭州,这些,都有了!

  杭州河道综合保护规划正在展出。有消息传来:杭州未来的水上公交线路将达9条之多,其中江北5条、江南3条、钱塘江1条。届时,杭州大部分范围内的市民都能乘坐上水上巴士出行,东南西北都能贯通。按照规划,2020年杭州水上公交车辆配置规模将达116艘——一座“东方威尼斯”的雏形已经慢慢在我们脑海中显现。

  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运河上已经开通了水上巴士,从艮山门到拱宸桥。一批嗅觉敏锐的人已安家运河两岸——运河人家、北国之春……他们,戏称自己是杭州的“岛民”。

  

  “那时候,就像是我家的私人游艇。坐多了,心里却越来越不舒服——我坐船,他们还得贴钱给我,不好!”

  由于种种原因,运河水上巴士开通至今,影响的人数还很有限,每天以船代步的,就更少了。

  就这样,码头和船上的工作人员跟几个老乘客成了好朋友,对方姓甚名谁,干什么工作的,一说起来,大家就都知道彼此了。于是,哪天傍晚,哪位乘客要是来得稍稍晚了些,老远,工作人员都会冲他打招呼:“今天又加班啦?”……

  老徐,30来岁,中国建设银行杭州分行一位客户经理,水上巴士的工作人员口中的“我们第一位客人”。

  谈起要采访水上巴士的“忠实粉丝”,大家都说,“找到老徐,就等于找到组织了”——这“第一个客人”,不但自己每天以船代步,还不断向同事朋友鼓吹乘船的种种好处。“他们都说我现在是水上巴士的名誉职工了。”他笑着说。

  “我买房子的时候,正好是水上巴士开通前后不久。当时脑子一转,就决定买房子一定要买在运河边,最后选择了运河人家。”老徐很健谈,船还没来,他就在码头上说开了,“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还是比较明智的。”

  据工作人员回忆,运河水上巴士最早是在2004年10月份前后开通的。“一开通,我就来坐船了。”老徐回忆着,“那时候,可能知道的人还不多吧,乘客很少,经常就是我一个人,早上走,晚上回,就像是我家的私人游艇,还是有四五个工作人员的大型游艇。这种状况持续了很久,一直到去年年底。”

  有一艘“大型私家游艇”或许是不少人艳羡的事,不过,对老徐而言却不然。“一开始,诺大一个船舱里只有我一个乘客,会觉得新鲜,因为不像坐公交车,还要跟人挤——但是时间久了,也觉得很别扭。”

  “跟船上的工作人员熟悉之后,他们经常会跟我开开玩笑。有一次,他们一早来‘接’我上班——又是我一个人——船开出之后,他们笑着对我说:你是买了票来坐船,可每趟我们还得贴你50块钱。我听着心里就很不是个味道。这么舒服的地方,怎么就没有人来呢?”

  于是,老徐开始动员身边的人们。“推广乘坐水上巴士”,成了他的“兼职”。

  

  “家人到武林广场逛街,我建议坐船去;亲戚朋友来做客,我建议坐船来;公司搞活动,我建议安排在运河边,活动完了刚好坐船游运河。”

  采访的时候,老徐不断地起身跟身边的人打招呼,然后笑着冲我说:“看,我同事。我劝他们坐船的,现在他们车都不开了,跟我一道坐船了。”

  言语间,多少可以感受得到老徐的自豪。

  “你想想,我一个人坐,他们也得开,同样耗燃料耗时间。相比之下,当然是人多些好呀。”老徐说。于是,老徐就“瞄上”了身边人:谁的家刚好在运河边,又恰好在武林广场一带上班,老徐就去游说。

  “我们公司有好几个人被我说动了。这也是讲技巧的,”他笑着说,“一开始,我先告诉他们我每天上下班有多舒服,不用挤公交车,不用在路上堵车,时间也快,还能看看风景。说着说着,就有人羡慕起来。这时,我再鼓动他们第二天跟我一道体验体验,这一体验么大家基本上都觉得还是坐船好了。我们好几个同事是有车族,一直以来都是开车上下班,跟我坐了几次船之后,车子也不想开了,宁可每天坐坐船。”

  现在,“船”已经成为老徐一家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了。家人朋友要到武林广场一带逛街,老徐肯定会“带领”大家坐上水上巴士,优哉游哉地出门;有朋友要来串门,问起路怎么走,老徐就说“开什么车呀?直接武林广场坐水上巴士,半小时不到就到了,我在码头接你”……公司要搞活动了,老徐也不忘“徇私”——先沿运河快步走,走累了,直接上船,游览运河……事实上,老徐已经把水上巴士的运行时间表仔细地记在手机上,“有人问起来,只要查查手机就好。”

  “他们都说我已经是水上巴士的名誉职工了,我也觉得像。因为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东西,好东西就要大家一起分享。”

  

  “夏天吹吹河风,冬天就坐在开足空调的船舱里。看看书,聊聊天,累了看看两岸的风景——坐船,可以让我们把思绪放慢……”

  根据老徐的回忆,最初的水上巴士是有人就开,没有固定的时间表。这样,给像老徐一样的上班族带了不便。于是,跟工作人员熟了之后,老徐开始给水上巴士提建议。

  “起初,他们有趟船是早上7点50分开出,这个时间对我们8点半上班的人来讲有点不上不下——船从拱宸桥开到武林门要30分钟左右,为了上班不迟到,下了船就得跑,比较匆忙。于是,我们就建议提早到7点40分,他们也很体谅我们。所以拿我自己来说,早上可以坐7点40分的那班船上班,下午下班了慢慢走到码头,5点10分这班船差不多也到了,上船,6点左右刚好到家吃晚饭,很惬意。”

  老徐说“很惬意”,是有道理的:当绝大多数人还在公交车站朝着远处张望的时候,他已经拎着包,慢悠悠走到了码头;当绝大多数人一手拉着扶手一手护着包费力地想转个身的时候,他已经坐在船舱里柔软的沙发上看报纸了;当绝大多数人看着前面没有尽头的车流不耐烦地按着车喇叭的时候,他已经踱步回家,准备洗手吃饭了……

  “自从坐船之后,上下班变成了很有盼头的事情——夏天在船上吹吹河风,冬天在开足空调的船舱里看看报纸讲讲笑话,工作和生活有了过渡,很自然,很舒服。”老徐说得很陶醉,“你们都应该经常来享受享受的。”

  

  “以前自己开车的时候,经常堵车,开开停停,搞得心情烦躁。”

  老徐说,因为有了水上巴士,他决定把买车的计划无限期推后,“如果坐船实在太不方便了,才去买车。”

  有人的想法跟他不同。有人因为水上巴士,让私家车从此“待业”,比如某房产公司总经理助理老沈;有人则因为水上巴士,准备买一艘游艇,开船上下班,开船回老家,比如小何——    

  说起来,老沈的做法多少让人有点费解:现任某房产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他放着好好的私家车不开,每天宁可坐近半个小时的水上巴士,然后再换乘快速公交上下班。“这样会不会反而麻烦呢?”带着很多人的疑问,记者问。

  “我给你算算吧,”老沈笑着说,“我住在北国之春,以前自己开车的时候,每天上下班要50分钟左右,而且经常堵车,开开停停,搞得心情烦躁。现在坐船,25分钟左右就到武林门,然后等快速公交,坐10多分钟就可以到公司了。这样算来,时间上相差并不大。但是不用我开车,沿途还可以看看风景,多好!”

  于是,从去年春天开始,只要不出差,又没什么特别紧急的事情,老沈一定会跟老徐一道,每天坐船。“每天从家里出来上船,人不多,也不吵,我可以利用这20多分钟的时间,理理今天一天要做的事情;傍晚回家了,再回想下自己一天都做了什么,哪些事情做得不太好,哪些事情漏做了——这一来一回,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有条理了。”

  在中国电信上班的小何是新晋“岛民”,也算得上是最年轻的一批了。“我是诸暨山下湖人,我家旁边一条江就通钱塘江。我爷爷他们以前是划船来杭州的,到了老爸老妈的时候,他们就差不多都坐船来杭州。我现在是坐船上下班。不过,我已经准备有可能的话买条船,这样的话,一来我可以每天开船上下班,二来我还可以自己开船回老家。想想都美!”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城市假日 重点报道 B0002 杭州“岛民”出行报告 文/本报记者 毛蓉蓉 摄/CFP 2007-11-16 城市假日b00022007-11-1600010;城市假日b00022007-11-1600003 2